自古良醫(yī)多出秦,孝廉晚出當(dāng)其倫。授受無從古術(shù)絕,山川靈異能通神。
一戰(zhàn)燕山屈群士,殿側(cè)裁文奏天子。謂知弓冶繼家聲,孰料刀圭起人死。
江山地有金陵壯,萬室曾城壓江上。乃翁強項困為宰,令子活人譬良相。
經(jīng)營智出非禁方,痛瘝情切方無恙。老夫臥病常兼旬,賴子每過情愈親。
已信發(fā)蓍遄有喜,況聞快論傴可伸。君家孝友稱義門,詔書褒使薄夫敦。
乃翁行古非俗吏,馀慶那不遺后昆。帝所諧聲待《韶夏》,天池奮翼須鵬鯤。
地中生木象慎德,況年甫逾冠加元。術(shù)如和扁固小技,文高潘陸?yīng)q無論。
巀辥終南氣未已,當(dāng)今相國誠賢矣。安知人無邁古才,更與成周閎散比。
老夫未死得君醫(yī),拭目人閒有見時。愿子勉學(xué)致其大,一世膏肓皆可治。
良醫(yī)行贈涇陽張孝廉。清代。姚鼐。 自古良醫(yī)多出秦,孝廉晚出當(dāng)其倫。授受無從古術(shù)絕,山川靈異能通神。一戰(zhàn)燕山屈群士,殿側(cè)裁文奏天子。謂知弓冶繼家聲,孰料刀圭起人死。江山地有金陵壯,萬室曾城壓江上。乃翁強項困為宰,令子活人譬良相。經(jīng)營智出非禁方,痛瘝情切方無恙。老夫臥病常兼旬,賴子每過情愈親。已信發(fā)蓍遄有喜,況聞快論傴可伸。君家孝友稱義門,詔書褒使薄夫敦。乃翁行古非俗吏,馀慶那不遺后昆。帝所諧聲待《韶夏》,天池奮翼須鵬鯤。地中生木象慎德,況年甫逾冠加元。術(shù)如和扁固小技,文高潘陸?yīng)q無論。巀辥終南氣未已,當(dāng)今相國誠賢矣。安知人無邁古才,更與成周閎散比。老夫未死得君醫(yī),拭目人閒有見時。愿子勉學(xué)致其大,一世膏肓皆可治。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與方苞、劉大櫆并稱為“桐城三祖”。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在今桐城中學(xué)內(nèi)),世稱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進士,任禮部主事、四庫全書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辭官南歸,先后主講于揚州梅花、江南紫陽、南京鐘山等地書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軒全集》等,曾編選《古文辭類纂》。 ...
姚鼐。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與方苞、劉大櫆并稱為“桐城三祖”。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在今桐城中學(xué)內(nèi)),世稱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進士,任禮部主事、四庫全書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辭官南歸,先后主講于揚州梅花、江南紫陽、南京鐘山等地書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軒全集》等,曾編選《古文辭類纂》。
大都即事六首 其二。宋代。張憲。 三月西山道,春風(fēng)平則門。繡鞍紅叱撥,氈帽黑昆崙。衣襆分香裹,壺瓶借火溫。醉歸楊柳月,綠霧掩黃昏。
南歌子 暮春。清代。葉靜宜。 青帝留難住,金鈴護不勝。落花飛絮怨飄零。試聽燕鶯都作斷腸聲。風(fēng)雨年年恨,閑愁日日縈。綠章無路乞通明。辜負養(yǎng)花天氣惜花情。
角招 其一。元代。邵亨貞。 夢云杳。東風(fēng)外,畫闌倚遍寒峭。小梅春正好。護憶故園,花滿林沼。天荒地老。但暗惜、王孫芳草。鶴發(fā)仙翁洞里,為分得一枝來,便迎人索笑。窗曉。冷香窈靄,幽情雅澹,不減孤山道。舊愁渾欲掃。卻明朝、新愁縈繞。何郎易惱。且約住、傷春懷抱。彩筆風(fēng)流未少。更何日、玉簫吹,金尊倒。
和祖擇之學(xué)士袁州慶豐堂十詠 其七。清代。陳詵。 洗竹遙山出,流泉到曲池。可憐波萬頃,黽勉對淪漪。
四月初四日聞績溪凡十五都賊焚欲盡傍出焚歙縣之南鄉(xiāng)遂焚至昌化。元代。方回。 昔日初聞寇,諸人早出師。焚燒寧太廣,收剿已無遺。斧鉞何曾鈍,雷霆豈肯遲。遷延非決策,那得更狐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