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聞至德還其朔,緣飾雕幾皆鏟斲。忘情世患了不驚,絕勝爰居避災颮。
先生?有超世量,刮摩無功完太璞。出受使命寧熱內,善誘諸生忘苦卓。
先幾獨奏啟鴻文,后學多聞承鷇啄。世人那悟鴛雛德,纖兒枉作蚊?撲。
卻思此地群冠蓋,昨歲春風送重較。仆時貢院從有司,不見乘軺節在握。
默懷鄉郡江淮上,道樹未嘗忘六駮。懸知按部方千里,曲若回文周四角。
傳聞山水頗流連,復有篇章發幽邈。歸挍中文亦復佳,人道左遷原不覺。
最欣朋好復尊前,風月不須勞捕捉。子長好奇馀一病,枝葉曷芟歸本學。
與君差近古人交,苦語未嫌朋友數。
用前韻贈朱竹君學士。清代。姚鼐。 嘗聞至德還其朔,緣飾雕幾皆鏟斲。忘情世患了不驚,絕勝爰居避災颮。先生?有超世量,刮摩無功完太璞。出受使命寧熱內,善誘諸生忘苦卓。先幾獨奏啟鴻文,后學多聞承鷇啄。世人那悟鴛雛德,纖兒枉作蚊?撲。卻思此地群冠蓋,昨歲春風送重較。仆時貢院從有司,不見乘軺節在握。默懷鄉郡江淮上,道樹未嘗忘六駮。懸知按部方千里,曲若回文周四角。傳聞山水頗流連,復有篇章發幽邈。歸挍中文亦復佳,人道左遷原不覺。最欣朋好復尊前,風月不須勞捕捉。子長好奇馀一病,枝葉曷芟歸本學。與君差近古人交,苦語未嫌朋友數。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與方苞、劉大櫆并稱為“桐城三祖”。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在今桐城中學內),世稱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進士,任禮部主事、四庫全書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辭官南歸,先后主講于揚州梅花、江南紫陽、南京鐘山等地書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軒全集》等,曾編選《古文辭類纂》。 ...
姚鼐。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與方苞、劉大櫆并稱為“桐城三祖”。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在今桐城中學內),世稱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進士,任禮部主事、四庫全書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辭官南歸,先后主講于揚州梅花、江南紫陽、南京鐘山等地書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軒全集》等,曾編選《古文辭類纂》。
玉骨冰肌世外姿,可堪風雨厄芳時。香消斷陌春無分,影瘦橫塘月未知。
湘水一天沉國士,燕山萬里嫁名姬。何當領取飄零恨,羌笛聲中細細吹。
辛卯春仲,陰雨連旬,梅英落飛,真花神一厄也。為賦怨言一律。明代。王瀛。 玉骨冰肌世外姿,可堪風雨厄芳時。香消斷陌春無分,影瘦橫塘月未知。湘水一天沉國士,燕山萬里嫁名姬。何當領取飄零恨,羌笛聲中細細吹。
寄張達道先生。宋代。曹勛。 永懷凝神公,履正群仙夸。流目厭塵土,軒冕卑泥沙。羽蓋承倒景,飆輪泛晨霞。前旌絡霄隊,駐節王母家。真童發清謠,云表翔哀笳。樓居映朝日,服采明珠華。萬春等朝菌,歡事詎可涯?,幭唇K醼,零落蟠桃花。想同董奉君,更尋上漢槎。
妙音。。陳振家。 信如藝苑集群英,山里儼然音樂城。鳥詡舌靈歌百調,蛙矜嗓大叫千聲。幽蟲走獸齊吟奏,巖罅溪流相放鳴。萬曲唯吾能領會,妙章句句唱和平。
一春苦旱因成一章。。陳振家。 似鐵田泥難務耕,枯焦雜草剩蔫莖。雨星偶灑兩三點,雷鼓偏搥幾百聲。人定勝天雖見說,龍停司澤豈能成。彼蒼莫也胸襟窄,計較凡夫懵懂情。
感懷冬夜。明代。趙迪。 窮冬天地閉,積雪暗河關。身世隨孤雁,家林隔萬山。江聲回積夢,燈影對愁顏。遙夜心千里,蕭蕭兩鬢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