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雨竟夕?未休,與君?約登牛頭。我怯欲止君意銳,中道稍幸霾云收。
山陰轉至南?曲,佛宮上倚云峰稠。八門階磴鑿蒼翠,兩闌松桂交龍虬。
十圍銀杏穿入地,再出若濟興陶邱。沾衣尚有林雨隳,拄杖且趁石徑幽。
深洞傳為辟支坐,小沼或記昭明游。世往荒昧不可辯,登冢一俯千山周。
東來句曲氣咫尺,大江三面環如鉤。仰思萬古正惝恍,飛烏忽逝投滄洲。
下踐僧廊出門外,危循鳥道升東陬。獻花巖居萬木杪,片壤劣架懸鐘樓。
其時山花開且落,枝閒偶復聞啁啾?;匾晛韽借眯耷?,山光金碧交相浮。
幽棲寺近暮投?,林深霧暗風颼飗。道人?處此石窟,遠有望氣來相求。
廓然無圣乃家法,金屑雖貴寧居眸。尚有佛見師所斥,了無一法今何修。
嗟予與子厭塵壒,但云芒屩賢鳴騶。若尋第一微妙義,豈于喧寂論誰優。
山僧煮筍春米熟,虎跑泉瀹香盈甌。鐙前飽食放頭睡,起看杲日青天流。
偕方坳堂登牛頭回至獻花巖?幽棲寺。清代。姚鼐。 昨雨竟夕?未休,與君?約登牛頭。我怯欲止君意銳,中道稍幸霾云收。山陰轉至南?曲,佛宮上倚云峰稠。八門階磴鑿蒼翠,兩闌松桂交龍虬。十圍銀杏穿入地,再出若濟興陶邱。沾衣尚有林雨隳,拄杖且趁石徑幽。深洞傳為辟支坐,小沼或記昭明游。世往荒昧不可辯,登冢一俯千山周。東來句曲氣咫尺,大江三面環如鉤。仰思萬古正惝恍,飛烏忽逝投滄洲。下踐僧廊出門外,危循鳥道升東陬。獻花巖居萬木杪,片壤劣架懸鐘樓。其時山花開且落,枝閒偶復聞啁啾。回視來徑杳修曲,山光金碧交相浮。幽棲寺近暮投?,林深霧暗風颼飗。道人?處此石窟,遠有望氣來相求。廓然無圣乃家法,金屑雖貴寧居眸。尚有佛見師所斥,了無一法今何修。嗟予與子厭塵壒,但云芒屩賢鳴騶。若尋第一微妙義,豈于喧寂論誰優。山僧煮筍春米熟,虎跑泉瀹香盈甌。鐙前飽食放頭睡,起看杲日青天流。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與方苞、劉大櫆并稱為“桐城三祖”。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在今桐城中學內),世稱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進士,任禮部主事、四庫全書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辭官南歸,先后主講于揚州梅花、江南紫陽、南京鐘山等地書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軒全集》等,曾編選《古文辭類纂》。 ...
姚鼐。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與方苞、劉大櫆并稱為“桐城三祖”。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在今桐城中學內),世稱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進士,任禮部主事、四庫全書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辭官南歸,先后主講于揚州梅花、江南紫陽、南京鐘山等地書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軒全集》等,曾編選《古文辭類纂》。
題西山庵。明代。藍仁。 空山寂寂守巖扃,獨鶴棲棲傍草亭。曉鏡又催霜雪白,秋衣不換芰荷青。仙人住處多栽藥,野老來時或負苓。同氣凋零衰朽在,百年光景似晨星。
讀公羊傳四首 其四。宋代。張方平。 親親自禰率,恩禮有等節。雖云王父命,天性何斯絕。奈何彼衛輒,父子相傾奪。此而義可與,人倫固隳滅。
參政大資毗陵張公挽詩十首。宋代。周麟之。 晚歲游真館,分符蒞別京。九關留客鑰,千騎按屯營。天上金甌覆,江邊玉節明。傷心游宴地,悵望北山橫。
山家五首 其三。宋代。陸游。 長生固非道,得道自長生。書不傳關尹,言誰契廣成。羅浮觀日出,句曲聽松聲。聞說長安好,何妨醉太平。
桃花舖。宋代。范成大。 老蕨漫山鳳尾張,青楓直干如攢槍。山深嵐重鼻酸楚,石惡淖深神慘傷。陰崖風生吹客急,草中枯株似人立。昳晡卓幕先下程,將士黃昏始相及。
赴金陵舟過霅川偶作 其一。宋代。李光。 孤村遠浦接微茫,處處經行看插秧。卻憶年時住家處,藕花無數繞林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