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雨竟夕?未休,與君?約登牛頭。我怯欲止君意銳,中道稍幸霾云收。
山陰轉(zhuǎn)至南?曲,佛宮上倚云峰稠。八門階磴鑿蒼翠,兩闌松桂交龍虬。
十圍銀杏穿入地,再出若濟興陶邱。沾衣尚有林雨隳,拄杖且趁石徑幽。
深洞傳為辟支坐,小沼或記昭明游。世往荒昧不可辯,登冢一俯千山周。
東來句曲氣咫尺,大江三面環(huán)如鉤。仰思萬古正惝恍,飛烏忽逝投滄洲。
下踐僧廊出門外,危循鳥道升東陬。獻花巖居萬木杪,片壤劣架懸鐘樓。
其時山花開且落,枝閒偶復聞啁啾。回視來徑杳修曲,山光金碧交相浮。
幽棲寺近暮投?,林深霧暗風颼飗。道人?處此石窟,遠有望氣來相求。
廓然無圣乃家法,金屑雖貴寧居眸。尚有佛見師所斥,了無一法今何修。
嗟予與子厭塵壒,但云芒屩賢鳴騶。若尋第一微妙義,豈于喧寂論誰優(yōu)。
山僧煮筍春米熟,虎跑泉瀹香盈甌。鐙前飽食放頭睡,起看杲日青天流。
偕方坳堂登牛頭回至獻花巖?幽棲寺。清代。姚鼐。 昨雨竟夕?未休,與君?約登牛頭。我怯欲止君意銳,中道稍幸霾云收。山陰轉(zhuǎn)至南?曲,佛宮上倚云峰稠。八門階磴鑿蒼翠,兩闌松桂交龍虬。十圍銀杏穿入地,再出若濟興陶邱。沾衣尚有林雨隳,拄杖且趁石徑幽。深洞傳為辟支坐,小沼或記昭明游。世往荒昧不可辯,登冢一俯千山周。東來句曲氣咫尺,大江三面環(huán)如鉤。仰思萬古正惝恍,飛烏忽逝投滄洲。下踐僧廊出門外,危循鳥道升東陬。獻花巖居萬木杪,片壤劣架懸鐘樓。其時山花開且落,枝閒偶復聞啁啾。回視來徑杳修曲,山光金碧交相浮。幽棲寺近暮投?,林深霧暗風颼飗。道人?處此石窟,遠有望氣來相求。廓然無圣乃家法,金屑雖貴寧居眸。尚有佛見師所斥,了無一法今何修。嗟予與子厭塵壒,但云芒屩賢鳴騶。若尋第一微妙義,豈于喧寂論誰優(yōu)。山僧煮筍春米熟,虎跑泉瀹香盈甌。鐙前飽食放頭睡,起看杲日青天流。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與方苞、劉大櫆并稱為“桐城三祖”。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在今桐城中學內(nèi)),世稱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進士,任禮部主事、四庫全書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辭官南歸,先后主講于揚州梅花、江南紫陽、南京鐘山等地書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軒全集》等,曾編選《古文辭類纂》。 ...
姚鼐。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與方苞、劉大櫆并稱為“桐城三祖”。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在今桐城中學內(nèi)),世稱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進士,任禮部主事、四庫全書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辭官南歸,先后主講于揚州梅花、江南紫陽、南京鐘山等地書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軒全集》等,曾編選《古文辭類纂》。
題曲水閣。宋代。劉述。 面勢俯巖隈,雕軒映水開。云從棟間出,人自鑒中來。櫂楫歌聲度,漸裳禊事迥。東山如未起,好住小蓬萊。
題吳子和山水。明代。張以寧。 今代高人張師夔,繭紙畫出紫陽詩。青山娟娟洗宿霧,綠樹粲粲含朝曦。孤篷高卷在沙腳,一叟獨坐閒支頤。返思前夜風雨惡,滿蓑白雨飛淋漓。牛渚天昏神鬼出,龍門雷動黿鰲移。明朝起視天宇凈,金盤高掛扶桑枝。云收浪息非昨夢,樹色山光如舊時。乃知穹壤間,神明有如斯。高天日月常昭朗,平陸風濤自險巇。紫陽之仙去我久,茲理明明知者希。秦川吳子和,讀書見天機。喜得此畫邀我題,嗟我倦游材力衰。大江長淮動千里,似此幾回親見之。行年五十未聞道,徑欲從此棲武夷。
霄漢勛名喜致身,薇垣望重自西秦。心應(yīng)許國終懷赤,鬢為憂民早博銀。
公道定知歸太史,清朝無愧作閒人。從今勘破黃粱夢,習靜虛堂養(yǎng)谷神。
送鄭德新方伯致仕。明代。朱誠泳。 霄漢勛名喜致身,薇垣望重自西秦。心應(yīng)許國終懷赤,鬢為憂民早博銀。公道定知歸太史,清朝無愧作閒人。從今勘破黃粱夢,習靜虛堂養(yǎng)谷神。
折桂新亭。宋代。錢聞詩。 面對三江背五峰,一亭屹屹睨其中。蓬萊弱水眼前是,不必思航大海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