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鰲駕山不肯前,長驅斷折神龍鞭。一朝鰲伏山陷地,獨余高背撐青天。
當年命名嘆奇絕,今我一見形宛然。析城之峰難悉數,斯游頗詡窺其全。
如茲詭譎真罕覯,屈第一指何慚焉。日暮疲驢繞山腳,不登絕頂嗟無緣。
三山戴首竟何處,此景在目非虛懸。欲行不行重回首,斜陽倒射蒼蒼煙。
同游析城王屋山詩七首 其五 鰲背峰。清代。張晉。 巨鰲駕山不肯前,長驅斷折神龍鞭。一朝鰲伏山陷地,獨余高背撐青天。當年命名嘆奇絕,今我一見形宛然。析城之峰難悉數,斯游頗詡窺其全。如茲詭譎真罕覯,屈第一指何慚焉。日暮疲驢繞山腳,不登絕頂嗟無緣。三山戴首竟何處,此景在目非虛懸。欲行不行重回首,斜陽倒射蒼蒼煙。
山西陽城人,字雋三。諸生。工詩,長于七古。足跡半天下,后落拓以死。有《艷雪堂詩集》。 ...
張晉。 山西陽城人,字雋三。諸生。工詩,長于七古。足跡半天下,后落拓以死。有《艷雪堂詩集》。
贈別潘稼堂簡討二首 其二。清代。陳恭尹。 去是新秋來是冬,一年蹤跡嶺云中。猶同遁世人無悶,獨有名山路未窮。采硯每逢蕉葉白,買舟頻系荔支紅。羅浮括入歸囊里,曾否江門夢釣翁。
思佳客。。顧隨。 真把人間比夢間。子云亭下葉初丹。炷香縱使通三界,奠酒何曾至九泉。辭北國,入西川。殷勤猶自寄詩篇。便教來世為兄弟,話到今生已惘然。
姑蘇館上元前一夕陪使客觀燈之集。宋代。楊萬里。 節物催人又一年,銀花蓮炬照金尊。麝鎚官樣陪公讌,粉繭卿風憶故園。何似兒孫談草草,不妨燈火半昏昏。人生行止誰能料,今夕蘇州看上元。
遣興。元代。貝瓊。 我住云間今四秋,恰如杜甫在秦州。賦詩黃耳冢前去,打鼓白龍潭上游。暮景飛騰如過翼,此身浩蕩一虛舟。黃塵九陌繞車蓋,且伴老翁隨海鷗。
真定行宮晚坐。。弘歷。 別館花宮側,軒齋閱歲年。晚芳生意趣,古干靜因緣。新月才堪對,清宵劇可憐。朦朧香閣影,空色悟初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