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雨連日夜,佳月遭薄蝕。晚風散積靄,水天忽改碧。
江皋放幽步,露下襟袂濕。劃然湖海興,如驥不受勒。
扁舟系枯柳,漁子眠已熟。喚起勿作難,解纜破秋色。
移我坐空曠,四顧竦毛骨。山空木葉脫,岸斷石腳出。
舍舟訪鄰叟,醉臥不納客。何必見安道,意行無適莫。
書生亦底事,忍凍犯蛟窟。可憐窮事業,坐恐清景失。
歸來定何得,索酒更深酌。上士不言喻,下士笑局局。
太白下羌江,蘇仙游赤壁。風流共一時,作詩記今夕。
月夜泛舟。宋代。李流謙。 苦雨連日夜,佳月遭薄蝕。晚風散積靄,水天忽改碧。江皋放幽步,露下襟袂濕。劃然湖海興,如驥不受勒。扁舟系枯柳,漁子眠已熟。喚起勿作難,解纜破秋色。移我坐空曠,四顧竦毛骨。山空木葉脫,岸斷石腳出。舍舟訪鄰叟,醉臥不納客。何必見安道,意行無適莫。書生亦底事,忍凍犯蛟窟。可憐窮事業,坐恐清景失。歸來定何得,索酒更深酌。上士不言喻,下士笑局局。太白下羌江,蘇仙游赤壁。風流共一時,作詩記今夕。
[約公元一一四七午前后在世]字無變,漢州德陽人。生卒年不詳,約宋高宗紹興中前后在世。以文學知名。蔭補將仕郎,授成都府靈泉縣尉。秩滿,調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撫全蜀,置之冪下,多所贊畫。尋以薦除諸王宮大小學教授。力乞補外改奉議郎,通判淹州府事。流謙著有澹齊集八十一卷,《國史經籍志》傳于世。 ...
李流謙。 [約公元一一四七午前后在世]字無變,漢州德陽人。生卒年不詳,約宋高宗紹興中前后在世。以文學知名。蔭補將仕郎,授成都府靈泉縣尉。秩滿,調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撫全蜀,置之冪下,多所贊畫。尋以薦除諸王宮大小學教授。力乞補外改奉議郎,通判淹州府事。流謙著有澹齊集八十一卷,《國史經籍志》傳于世。
試陳瞻 其二。宋代。李之儀。 疏簾弄影不驚塵,百憶恒沙認此身。轉盼回頭已陳跡,那知猶作未歸人。
重過東湖二首。宋代。趙蕃。 敝車羸服豫章城,幾向東湖得細行。不但屢來人似識,白鷗相慣亦忘驚。
昆巖。宋代。林景熙。 神斧何年鑿,南山片石盤。玉藏仙笥古,翠落縣門寒。老木天邊瘦,歸云雨外殘。市塵吹不到,朝夕靜相看。
雜詩九首 其七。明代。王廷陳。 芳春驟青驪,遨游楚江濱。道旁若堂封,云是呂王墳。衢路化陌阡,臺館盡燒焚。陰風嘯寒鴟,古隧翔狐群。牛羊牧其巔,淩藉日繽紛。生存華屋居,嬪妾從如云。一朝寱重泉,貴賤何由分。龐公困隴畝,耕稼良已勤。誰知千載后,史冊播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