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好時時具小槎,遍游水北水南涯。游時要揀山深處,恐有山人處士家。
采芹亭 其四。宋代。方蒙仲。 便好時時具小槎,遍游水北水南涯。游時要揀山深處,恐有山人處士家。
(1214—1261)宋興化軍莆田人,初名澄孫,字蒙仲,以字行。方大東子。理宗淳祐七年進士。歷邵武軍教授,泉州通判。知邵武軍,表倡儒術(shù),請立樵川書院,以廣教學,治以最聞。官至秘書丞。始以文字見知于賈似道。及似道相,獨求外補。有《女教》、《通鑒表微》、《洞齋集》。 ...
方蒙仲。 (1214—1261)宋興化軍莆田人,初名澄孫,字蒙仲,以字行。方大東子。理宗淳祐七年進士。歷邵武軍教授,泉州通判。知邵武軍,表倡儒術(shù),請立樵川書院,以廣教學,治以最聞。官至秘書丞。始以文字見知于賈似道。及似道相,獨求外補。有《女教》、《通鑒表微》、《洞齋集》。
簽判丈以新字韻作長句見贈次韻。宋代。趙蕃。 剝啄無嗔叩戶頻,要聽論古誦詩新。百年風雅久不作,一代典刑今有人。敢謂投心似膠漆,故知與世若參辰。如公接物何多得,豈復畏人嫌我貧。
勸我酒。唐代。白居易。 勸我酒,我不辭。請君歌,歌莫遲。歌聲長,辭亦切,此辭聽者堪愁絕。洛陽女兒面似花,河南大尹頭如雪。
暮春張考功助甫邀游韋氏園時梁舍人思伯偕至 其五。明代。黎民表。 林壑晚逾勝,風塵遠暫忘。物情嫌骯臟,吾意在耕桑。敗葉蟲行篆,濃花密占房。浮生堪濁酒,窮遠任蒼蒼。
寄遠曲二首 其一。明代。宗臣。 秦塞君校筆,章臺妾倚欄。雁書何寂寞,龍劍有艱難。烽燧春華暮,琵琶曉淚寒。自知容色落,不忍對花看。
次韻謝唐先生惠得。。項安世。 后進魯諸生,斯文久服膺。有心知映雪,何意望寒冰。粵嶠連屏秀,閩溪凈練澄。山川八州地,人物九霄鵬。樞坐鄰丹扆,魁星粲玉繩。風流芳演迤,云路好依乘。賦客遺孫在,詩壇老將登。踵門觀道德,命坐辱賓朋。貌古文相似,身貧道不曾。明珠一百顆,什襲永緘{左月右上米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