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邊微雨柳條新,握節含香二使臣。兩綬對懸云夢日,
方舟齊泛洞庭春。今朝草木逢新律,昨日山川滿戰塵。
同是多情懷古客,不妨為賦吊靈均。
送楊郎中唐員外奉使湖南。唐代。徐鉉。 江邊微雨柳條新,握節含香二使臣。兩綬對懸云夢日,方舟齊泛洞庭春。今朝草木逢新律,昨日山川滿戰塵。同是多情懷古客,不妨為賦吊靈均。
徐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學家、書法家。字鼎臣,廣陵(今江蘇揚州)人。歷官五代吳校書郎、南唐知制誥、翰林學士、吏部尚書,后隨李煜歸宋,官至散騎常侍,世稱徐騎省。淳化初因事貶靜難軍行軍司馬。曾受詔與句中正等校定《說文解字》。工于書,好李斯小篆。與弟徐鍇有文名,號稱“二徐”;又與韓熙載齊名,江東謂之“韓徐”。 ...
徐鉉。 徐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學家、書法家。字鼎臣,廣陵(今江蘇揚州)人。歷官五代吳校書郎、南唐知制誥、翰林學士、吏部尚書,后隨李煜歸宋,官至散騎常侍,世稱徐騎省。淳化初因事貶靜難軍行軍司馬。曾受詔與句中正等校定《說文解字》。工于書,好李斯小篆。與弟徐鍇有文名,號稱“二徐”;又與韓熙載齊名,江東謂之“韓徐”。
白髭嘆。明代。王鏊。 我年三十九,白髭有一莖。當時初見之,妻子殊為驚。今年四十二,白者日益多。朝來明鏡中,對之不復嗟。人生天地間,老去會不免。猶勝嚴終輩,終身不得見。
寄吳信叟。宋代。鄭剛中。 聞說吳郎入漢中,掃除亭榭祝東風。三年不與故人醉,留取數枝桃杏紅。
為陸子齊題杏林春燕圖。明代。朱應登。 長安三月黃鸝飛,杏花如雪飄人衣。陸郎二十擅文譽,早向甘泉獻賦歸。瓊林日高酒如乳,意氣侵凌天尺五。中坐賓僚列上公,教坊細樂呈新譜。君家慶澤葉流根,父子相承更祖孫。蟬聯七貴傳三葉,儒雅風流在一門。鳷鵲樓前瑞煙起,朝回躍馬鳴珂里。甲第還因主得名,都人盡指官為氏。君不見侍郎府前槐樹生,中書省里盤石平。昭侯世擅江東美,更有平原入洛京。
冒雨登惠山戲示同游者。明代。沈周。 惠山怪我昨徑去,歸來欲登卻作雨。濕云隔眼失高翠,掉頭不顧真巢父。愿治笠屐往慰謝,眾慮沾濡吾莫沮。我言惠不在天上,行不畏難當至耳。呼童挈榼客乃從,一段奇蹤自伊始。西湖山色奇空濛,當與此山移此語。
甘州遍 其四。清代。毛奇齡。 秋風起,展轉事長征。出邊城。彎弧鵲角,佩刀犀首,趫趫斥突愿擒生。收敕勒,捲镵槍。夜涼頻擊刁斗,空磧答遙聲。轉戰苦,車騎未成名。塞魂驚。琵琶孤冢,春草日青青。
穹窿山道士索以新詩書扇戲為二章 其二。清代。姚燮。 鯫生夙劫在虛無,那問真靈位業圖?識字聊供倉頡役,求仙肯受始皇愚?塵皆在夢人誰覺,天可常留日不徂。三尺藤床風火界,元關黍米是丹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