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識根塵凈,今能得自然。鳥啼山月上,門掩谷云前。
漉酒閒中課,敲詩醉后禪。遠公高臥處,翹首但蒼煙。
前題三疊原韻 其二。清代。戴亨。 誰識根塵凈,今能得自然。鳥啼山月上,門掩谷云前。漉酒閒中課,敲詩醉后禪。遠公高臥處,翹首但蒼煙。
戴亨,字通乾,號遂堂,漢軍旗人。康熙辛丑進士,官齊河知縣。有《慶芝堂詩集》。 ...
戴亨。 戴亨,字通乾,號遂堂,漢軍旗人。康熙辛丑進士,官齊河知縣。有《慶芝堂詩集》。
寄懷申念先司理。明代。張萱。 玉皇香案掌書仙,郡理分城贛水邊。棣萼輝庭曾映日,瓊枝繞膝更參天。片言折獄臺稱鏡,五色摛詞筆似椽。共喜相門饒相種,忠宣文正繼前賢。
山中有懷侯姊丈參戍。明代。于慎行。 魯國諸生舊有文,又從投筆際風云。王孫盡自迷歸路,卿子誰知號冠軍。櫪上驊騮天廄馬,帳前鼓角羽林群。同時年少還相憶,曉月山城更夢君。
恭和御制耕織圖詩 其一。清代。允祥。 歷歷三時況,如陳《七月》篇。秋云青甸里,春雨綠疇邊。圣政先無逸,皇心重有年。孜孜宵{口干}意,總向畫圖傳。
夜聞洛濱吹笙。唐代。張仲素。 王子千年后,笙音五夜聞。逶迤繞清洛,斷續下仙云。泄泄飄難定,啾啾曲未分。松風助幽律,波月動輕文。鳳管聽何遠,鸞聲若在群。暗空思羽蓋,馀氣自氛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