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雖未見,想其人孤峭、其詩幽絕。踏遍江南江北路,雷洛壯心如鐵。
高臥蕪城,桃花春雨,啼破黃鸝舌。請君試看,道傍多少危轍。
回望三十二峰,峰峰奇削,已作多年別。石上浮邱丹灶在,不禁煙霞腸熱。
驅犢晴畦,撈蝦暝渚,莫嘆生涯拙。他時相訪,共餐芝草巖雪。
念奴嬌 其五 送孫無言歸黃山,和曹顧庵學士韻。清代。董俞。 吾雖未見,想其人孤峭、其詩幽絕。踏遍江南江北路,雷洛壯心如鐵。高臥蕪城,桃花春雨,啼破黃鸝舌。請君試看,道傍多少危轍。回望三十二峰,峰峰奇削,已作多年別。石上浮邱丹灶在,不禁煙霞腸熱。驅犢晴畦,撈蝦暝渚,莫嘆生涯拙。他時相訪,共餐芝草巖雪。
清江蘇華亭人,字蒼水,號樗亭。董含弟。順治十七年舉人。康熙十八年舉博學鴻詞,未中。詩文與含齊名,時稱“二董”。著有《樗亭集》、《浮湘集》、《度嶺集》。 ...
董俞。 清江蘇華亭人,字蒼水,號樗亭。董含弟。順治十七年舉人。康熙十八年舉博學鴻詞,未中。詩文與含齊名,時稱“二董”。著有《樗亭集》、《浮湘集》、《度嶺集》。
白鶴觀。宋代。洪咨夔。 缺唇丹井應千尺,禿頂靈杉恰百圍。鶴去不聞人下子,黃蜂無數采花歸。
暑雨夕霽。宋代。宋庠。 天角殘劃截幕暉,南樓風快暑煙微。月波半露金樞穴,云葉全收玉女衣。氣爽戍樓孤鵲云,霧沈荒苑數螢歸。涼軒更作東山詠,何處莊環有世機。
濕水謠。宋代。耶律鑄。 借問盧溝橋下水,甚時離了濕頭山。自從流入桑乾后,幾度窮兵戰不還。
集古八絕 其四 晚步云溪上。明代。程敏政。 山屐經過滿徑蹤,閒來無事不從容。白沙翠竹江村路,云碓無人水自舂。
游碧玉洞。。區必傅。 杖策恣邀游,相從在浚谷。洞口白云生,天際巖如屋。瀑布掛崖間,飛空作碧玉。長侶江流聲,還如煙霧簇。幽人獲其趣,仰臥觀不足。采彼澗中蒲,泛觴石泉曲。吹笙應空山,幽響恒相逐。往笑任所之,沿流攬秋菊。共唱紫芝歌,遙慕綺與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