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者暑氣清,嵐瘴喜初散。幕府有程期,鳴鏦戒宵半。
殘月不到地,松梢耿河漢。冥冥列炬移,灼灼螢火亂。
空山悟無始,靜里閱昏旦。九嶺爭一隅,徑窄中每斷。
我行尚層岡,仆夫復深澗。浮生付飄忽,肩腋楚人慣。
不墜良偶然,履危豈無嘆。轉苦東日遲,坐待火云爛。
稍稍荊扉開,人語出沙畔。前路方迢遙,平明且須飯。
九嶺。清代。李良年。 昨者暑氣清,嵐瘴喜初散。幕府有程期,鳴鏦戒宵半。殘月不到地,松梢耿河漢。冥冥列炬移,灼灼螢火亂。空山悟無始,靜里閱昏旦。九嶺爭一隅,徑窄中每斷。我行尚層岡,仆夫復深澗。浮生付飄忽,肩腋楚人慣。不墜良偶然,履危豈無嘆。轉苦東日遲,坐待火云爛。稍稍荊扉開,人語出沙畔。前路方迢遙,平明且須飯。
(1635—1694)清浙江秀水人,字武曾。諸生。與兄李繩遠、弟李符并著詩名,時稱三李。又與朱彝尊稱朱李。詩初學唐人,持格律甚嚴。古文長于議論。曾舉博學鴻儒科,罷歸。有《秋錦山房集》。 ...
李良年。 (1635—1694)清浙江秀水人,字武曾。諸生。與兄李繩遠、弟李符并著詩名,時稱三李。又與朱彝尊稱朱李。詩初學唐人,持格律甚嚴。古文長于議論。曾舉博學鴻儒科,罷歸。有《秋錦山房集》。
放言十首。宋代。黃庭堅。 弄水清江曲,采薇南山隅。當吾無事時,此豈不我娛。喬木好鳥音,天風韻虛徐。遐心游四海,萬里不須臾。回首古衣冠,荊樊老丘墟。欲付此中意,歸翻蟲蠹書。短生憂不足,此道樂有余。
憶江南 其二 宮門口。近現代。楊圻。 宮門口,流水雜松風。樓殿無人丹桂落,五更風里景陽鐘。秋月滿離宮。
又同黎明府游銅官山二首 其一。明代。鄧云霄。 美人如玉樹,作令得銅官。望氣千峰紫,清談六月寒。訟庭多暇日,幽境洽馀歡。歸路澄湖晚,仙城隔水看。
甲戌民風近體寄葉給事八首 其一。唐代。龔詡。 疫癘饑荒相繼作,鄉民千萬死無辜。浮尸暴骨處處有,束薪斗粟家家無。只緣后政異前政,致得今吳非昔吳。寄語長民當自責,莫將天數厚相誣。
雜題畫 其十一 李唐山水。。釋妙聲。 故國江山入莫秋,煙波留與后人愁。古今不預興亡事,只有滄浪獨釣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