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余齡兩戊辰,今辰猶是未衰人。
青藜杖棄長行健,綠柳條新遠望真。
早起書云聊卜歲,不須曝日已知春。
林居朝闕同鄉老,尚憶當年拜紫宸。
戊辰元日。明代。李開先。 六十余齡兩戊辰,今辰猶是未衰人。青藜杖棄長行健,綠柳條新遠望真。早起書云聊卜歲,不須曝日已知春。林居朝闕同鄉老,尚憶當年拜紫宸。
(1502—1568)明山東章丘人,字伯華,號中麓。嘉靖八年進士,授戶部主事,官至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館。罷歸,治田產,蓄聲伎,家居近三十年。征歌度曲,為新聲小令,詩歌豪放,尤工詞曲,不循格律,詼諧調笑,信手放筆。自謂藏曲最富,有“詞山曲海”之目。曾刻元喬夢符、張小山小令。作傳奇《寶劍記》,又有《登壇記》,今佚。又有《詞謔》、《閑居集》。 ...
李開先。 (1502—1568)明山東章丘人,字伯華,號中麓。嘉靖八年進士,授戶部主事,官至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館。罷歸,治田產,蓄聲伎,家居近三十年。征歌度曲,為新聲小令,詩歌豪放,尤工詞曲,不循格律,詼諧調笑,信手放筆。自謂藏曲最富,有“詞山曲海”之目。曾刻元喬夢符、張小山小令。作傳奇《寶劍記》,又有《登壇記》,今佚。又有《詞謔》、《閑居集》。
次東卿韻挽北村秋官五首 其三。明代。邊貢。 公昔較我藝,弱冠舉于鄉。公子復青年,探花冠群芳。浩蕩云中衢,接羽相翱翔。思公不可見,斷絕我中腸。
慈竹。宋代。王令。 不求丹鳳食,不學景龍吟。自有慈仁意,相依歲月深。潛符君子道,可媿世人心。徒爾秋郊外,青青數畝陰。
移梅。元代。薩都剌。 幾夜幽香惱夢魂,殷勤來倩隴頭人。鑿開東閣窗前地,分得西湖雪里春。瘦影番來新體態,疏枝猶帶舊精神。今朝伴我清吟處,不許詩懷更有塵。
瞻嶧亭次歐陽圭齋先生韻。明代。謝肅。 黃棟河西一草亭,嶧山相對兩峰青。云浮魯觀無今古,石刻秦文似日星。游子臨流方嘆逝,醉翁行路巳勞形。亦知仁者偏多壽,何必丹丘住福庭。
用五河縣孫驛丞行簡秋涼感懷詩韻 其六。明代。鄭真。 水郭人家處處幽,太平久已息邊籌。箜篌曲奏虹橋月,刁斗聲傳雉堞秋。展席恍驚珠露滴,據床遙指玉繩流。封書欲寄南飛雁,翠竹窗西人正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