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夫累月不入城,舊館紅遍芙蕖莖。主人鉤簾忽見省,故假花事要詩盟。
褰裳欲從畏火傘,藥鐺經案前后橫。磔禳儺索震衢郭,叩門親故頻相驚。
羨君書叢擁香臥,百沴誰敢當墨兵?等閒游賞亦有分,咫步邈若瞻蓬瀛。
爾時升堂愧左海,風露自喜愚池清。手蒔三歲再被潦,魚鰲狼藉初華赪。
阜比避賢夙勇撤,懼以蹇薄殃黌英。寧知咎徵卒不貰,李既玉折劉珠傾。
他時委棄等一敗,驀地摧枉能無情?花前咄咄憑子問,天運如此吾安程?
碧棲書來幸安健,多恐笛譜成秋聲。
謝珍午招觀鑒亭荷花并柬幼點。清代。陳寶琛。 村夫累月不入城,舊館紅遍芙蕖莖。主人鉤簾忽見省,故假花事要詩盟。褰裳欲從畏火傘,藥鐺經案前后橫。磔禳儺索震衢郭,叩門親故頻相驚。羨君書叢擁香臥,百沴誰敢當墨兵?等閒游賞亦有分,咫步邈若瞻蓬瀛。爾時升堂愧左海,風露自喜愚池清。手蒔三歲再被潦,魚鰲狼藉初華赪。阜比避賢夙勇撤,懼以蹇薄殃黌英。寧知咎徵卒不貰,李既玉折劉珠傾。他時委棄等一敗,驀地摧枉能無情?花前咄咄憑子問,天運如此吾安程?碧棲書來幸安健,多恐笛譜成秋聲。
陳寶琛(1848—1935年),字伯潛,號弢庵、陶庵、聽水老人。漢族,福建閩縣(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書陳若霖曾孫,晚清大臣,學者,官至正紅旗漢軍副都統、內閣弼德院顧問大臣,為毓慶宮宣統皇帝授讀。中法戰爭后因參與褒舉唐炯、徐延投統辦軍務失當事,遭部議連降九級,從此投閑家居達二十五年之久。賦閑期間,熱心家鄉教育事業。宣統元年(1909年),復調京充禮學館總裁,辛亥革命后仍為溥儀之師,1935年卒于京寓,得遜清“文忠”謚號及“太師”覲贈 。 ...
陳寶琛。 陳寶琛(1848—1935年),字伯潛,號弢庵、陶庵、聽水老人。漢族,福建閩縣(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書陳若霖曾孫,晚清大臣,學者,官至正紅旗漢軍副都統、內閣弼德院顧問大臣,為毓慶宮宣統皇帝授讀。中法戰爭后因參與褒舉唐炯、徐延投統辦軍務失當事,遭部議連降九級,從此投閑家居達二十五年之久。賦閑期間,熱心家鄉教育事業。宣統元年(1909年),復調京充禮學館總裁,辛亥革命后仍為溥儀之師,1935年卒于京寓,得遜清“文忠”謚號及“太師”覲贈 。
葛嶺。清代。朱方藹。 言訪神仙宅,攀藤石磴閑。泉聲春雨澗,人影夕陽山。丹灶久岑寂,白云空往還。勞勞塵土夢,愧我幾時閑。
小游仙(十首)。明代。桑悅。 日輪赫赫起東溟,真火抽添養白庭。湯谷蕭蕭萬竿竹,裁書少昊借秋聲。
論詩呈雙魚 其四。明代。霍與瑕。 國風雖離亂,時聞平淡音。降及離騷作,哀思不可任。馳騁不可御,縱橫更莫倫。遂為詞賦祖,精華世所歆。嗟哉鐵石腸,徒寄此璆琳。
犍為王氏書樓。宋代。蘇軾。 樹林幽翠滿山谷,樓觀突兀起江濱。云是昔人藏書處,磊落萬卷今生塵。江邊日出紅霧散,綺窗畫閣青氛氳。山猿悲嘯谷泉響,野鳥?戛巖花春。借問主人今何在,被甲遠戍長苦辛。先登搏戰事斬級,區區何者為三墳。書生古亦有戰陣,葛巾羽扇揮三軍。古人不見悲世俗,回首蒼山空白云。
詠瀟湘八景各一首·洞庭秋月。宋代。劉克莊。 寄聲謝軒帝,不必奏鈞天。一碧九萬里,橫吹鐵笛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