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輿論和圣展季,特筆表微許其介。坐懷誑鼎義凜然,此胸三公安足芥?
君官諫議類陽子,出守乃得州民愛。至今霞漳燹燼馀,猶禁剪伐重所憩。
而君瓠落南復北,老尚賣文抵酒債。充然元氣足自養,了無機心何論械。
螟蛉蜾裸任相慁,豺狼狐貍習不怪。久冥凡楚誰存亡,遑與毅豹較外內?
我未識君讀程墨,舉白遙為吾友快。廿年閩嶠始展覿,愴話玉堂敘年輩。
愛君詩美政逾美,投轄郡齋飲我再。回思竟是羲皇前,周道顧瞻祇嘆愾。
君今七十差少我,仍辦腰腳陟嵩岱。藏身人海最堪隱,留命桑田儻可待。
西山寒退聊一登,世人莫誤伯夷隘。
贈陳漳州嘉言。清代。陳寶琛。 子輿論和圣展季,特筆表微許其介。坐懷誑鼎義凜然,此胸三公安足芥?君官諫議類陽子,出守乃得州民愛。至今霞漳燹燼馀,猶禁剪伐重所憩。而君瓠落南復北,老尚賣文抵酒債。充然元氣足自養,了無機心何論械。螟蛉蜾裸任相慁,豺狼狐貍習不怪。久冥凡楚誰存亡,遑與毅豹較外內?我未識君讀程墨,舉白遙為吾友快。廿年閩嶠始展覿,愴話玉堂敘年輩。愛君詩美政逾美,投轄郡齋飲我再。回思竟是羲皇前,周道顧瞻祇嘆愾。君今七十差少我,仍辦腰腳陟嵩岱。藏身人海最堪隱,留命桑田儻可待。西山寒退聊一登,世人莫誤伯夷隘。
陳寶琛(1848—1935年),字伯潛,號弢庵、陶庵、聽水老人。漢族,福建閩縣(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書陳若霖曾孫,晚清大臣,學者,官至正紅旗漢軍副都統、內閣弼德院顧問大臣,為毓慶宮宣統皇帝授讀。中法戰爭后因參與褒舉唐炯、徐延投統辦軍務失當事,遭部議連降九級,從此投閑家居達二十五年之久。賦閑期間,熱心家鄉教育事業。宣統元年(1909年),復調京充禮學館總裁,辛亥革命后仍為溥儀之師,1935年卒于京寓,得遜清“文忠”謚號及“太師”覲贈 。 ...
陳寶琛。 陳寶琛(1848—1935年),字伯潛,號弢庵、陶庵、聽水老人。漢族,福建閩縣(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書陳若霖曾孫,晚清大臣,學者,官至正紅旗漢軍副都統、內閣弼德院顧問大臣,為毓慶宮宣統皇帝授讀。中法戰爭后因參與褒舉唐炯、徐延投統辦軍務失當事,遭部議連降九級,從此投閑家居達二十五年之久。賦閑期間,熱心家鄉教育事業。宣統元年(1909年),復調京充禮學館總裁,辛亥革命后仍為溥儀之師,1935年卒于京寓,得遜清“文忠”謚號及“太師”覲贈 。
壬寅春正四日晉郡小憩道中古庵信筆書此 其一。清代。何士循。 平野麗晴暉,春風扇和淑。岡巒界晝明,山樹雜紅綠。遙聞村鼓喧,近視兒衣簇。新年幸無事,對之悅心目。籃輿此暫停,庵小堪容足。移幾置詩編,對佛脫官服。拭面瀹山茶,小坐忘塵俗。
鳳凰臺。宋代。任希夷。 只為羊車巒靚妝,會皇合殿燭無光。宮中不解嫁鸚鵡,臺上安能來鳳凰。
送程給事知越州 其一。宋代。畢仲連。 玉籍殊科四十秋,徊翔藩翰幾淹留。五羊舊治功尤著,百越新恩志已酬。健節亭亭心益壯,清吟一一思如流。壺漿滿道爭迎處,晝錦應先駐虎邱。
文舉司理以鸂鶒一雙見遺作詩為謝。宋代。喻良能。 五采斕斑好毛羽,金沙石礫映毰毸。我無御史西臺望,安用一雙鸂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