輦金治陵三涉春,樓臺朱邸爭嶙峋。寶城未半玉步改,殯宮涕淚來孤臣。
當年貶官坐少戇,晚被召對還批鱗。擊奸不中掛冠逝,留得板蕩酬恩身。
瓦鐙雪屋凍徹骨,自況廬墓山中人。朝晡上食從拜下,哀動陵戶喧州民。
馂馀籩實遠見餉,感念疇昔滋悲辛。先皇初政媲元祐,卅載誰造淪胥因?
受遺一老卒祈死,可惜此座天無親。近聞雄文誄沙麓,譽以堯舜卑宣仁。
一抔合窆縱稍殺,要勝醵葬思陵貧。春冰既解趣將作,誠感忍吝司農緡?
山泉生癭詎可久,準擬復土及霜晨。世人莫漫嘲顧怪,此義一發今千鈞。
節庵自梁格莊以崇陵祭馀羊果見餉感賦。清代。陳寶琛。 輦金治陵三涉春,樓臺朱邸爭嶙峋。寶城未半玉步改,殯宮涕淚來孤臣。當年貶官坐少戇,晚被召對還批鱗。擊奸不中掛冠逝,留得板蕩酬恩身。瓦鐙雪屋凍徹骨,自況廬墓山中人。朝晡上食從拜下,哀動陵戶喧州民。馂馀籩實遠見餉,感念疇昔滋悲辛。先皇初政媲元祐,卅載誰造淪胥因?受遺一老卒祈死,可惜此座天無親。近聞雄文誄沙麓,譽以堯舜卑宣仁。一抔合窆縱稍殺,要勝醵葬思陵貧。春冰既解趣將作,誠感忍吝司農緡?山泉生癭詎可久,準擬復土及霜晨。世人莫漫嘲顧怪,此義一發今千鈞。
陳寶琛(1848—1935年),字伯潛,號弢庵、陶庵、聽水老人。漢族,福建閩縣(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書陳若霖曾孫,晚清大臣,學者,官至正紅旗漢軍副都統、內閣弼德院顧問大臣,為毓慶宮宣統皇帝授讀。中法戰爭后因參與褒舉唐炯、徐延投統辦軍務失當事,遭部議連降九級,從此投閑家居達二十五年之久。賦閑期間,熱心家鄉教育事業。宣統元年(1909年),復調京充禮學館總裁,辛亥革命后仍為溥儀之師,1935年卒于京寓,得遜清“文忠”謚號及“太師”覲贈 。 ...
陳寶琛。 陳寶琛(1848—1935年),字伯潛,號弢庵、陶庵、聽水老人。漢族,福建閩縣(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書陳若霖曾孫,晚清大臣,學者,官至正紅旗漢軍副都統、內閣弼德院顧問大臣,為毓慶宮宣統皇帝授讀。中法戰爭后因參與褒舉唐炯、徐延投統辦軍務失當事,遭部議連降九級,從此投閑家居達二十五年之久。賦閑期間,熱心家鄉教育事業。宣統元年(1909年),復調京充禮學館總裁,辛亥革命后仍為溥儀之師,1935年卒于京寓,得遜清“文忠”謚號及“太師”覲贈 。
俠客作。。歐大任。 君不見燕中高筑黃金臺,樂生慷慨從西來。揮戈談笑聊憑軾,七十齊城何有哉。君不見荊卿擊筑飲燕市,悲歌變徵聲,出祖臨易水。督亢圖成樊首函,西入秦庭觀玉幾。又不見夷門翁、屠肆兒,抱關鼓刀知是誰。一朝竊符與公子,邯鄲從此驅秦師。古來俠者此數君,叱咤萬里生風云。借身報仇不足道,持危排難寧論勛。思如雕鶚霜空肅,氣似驊騮霜坂逐。自堪鳴劍馳伊吾,誰解校書向天祿。君不見東方先生待詔時,三冬文史無不窺,徒誦四十四萬字。寧似衛將軍,救羊之尺箠。仆也落魄長安市,頗識中原豪杰士。只今匈奴犯邊鄙,四郊多壘誰之恥。便請橫行沙漠里,豈令飲馬雍奴水。朔風夜吹紫駝耳,旄頭不見三軍喜。登壇推轂更誰俟,酒酣耳熱可以起。左執干戈右弓矢,為縛天驕報天子。
懷賢詩·韓學士菼。清代。徐元文。 矯矯韓學士,高視薄浮壒。寡慮泊無營,立言道所賴。痛飲非徒然,寄賞不在外。物情任回遹,攬古意自泰。心清白雪照,興逸朱霞會。
茶園十二韻。。王禹稱。 勤王修歲貢,晚駕過郊原。蔽芾馀千本,青蔥共一園。芽新撐老葉,土軟迸深根。舌小侔黃雀,毛獰摘綠猿。出蒸香更別,入焙火微溫。采近桐華節,生無谷雨痕。緘縢防遠道,進獻趁頭番。待破華胥夢,先經閶闔門。汲泉鳴玉甃,開宴壓瑤樽。茂育知天意,甄收荷主恩。沃心同直諫,苦口類嘉言。未復金鑾召,年年奉至尊。
代吳兒作小至后九九詩八解 其一。宋代。張侃。 一九才過二九來,見人相喚袖難開。外頭天色時時轉,雪急因風緩緩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