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孫競爽媲二蘇,自相琢磨瑾與瑜。十年寢饋山水窟,養就詩筆清而腴。
適來嘗荔出新什,芳冽有若傾醍醐。投桃區區辱瓊報,使我慚汗淋襜襦。
溯從宣廟罷方貢,玉食久闕赪虬珠。嶺紆海迥況當暑,火傘熏灼逾紅爐。
色香味變越三宿,奈此冰雪神人膚。殊尤生世限時地,厥包坐讓千木奴。
誰知奇肱巧創述,能縮亥步翔天途。物同夷蹠異所需,火攻殃及民駭吁。
止戈南北儻混一,燥吻計晷頻沾濡。君謨之譜香山圖,名品要自分精粗。
故園繞樓十數株,夏熱猶足羞彤除。炎風向闌樹已洗,期以明歲心敢渝?
陽春難和且趁韻,莫笑拊玉聲烏烏。
次韻和叔明王孫謝荔支。清代。陳寶琛。 王孫競爽媲二蘇,自相琢磨瑾與瑜。十年寢饋山水窟,養就詩筆清而腴。適來嘗荔出新什,芳冽有若傾醍醐。投桃區區辱瓊報,使我慚汗淋襜襦。溯從宣廟罷方貢,玉食久闕赪虬珠。嶺紆海迥況當暑,火傘熏灼逾紅爐。色香味變越三宿,奈此冰雪神人膚。殊尤生世限時地,厥包坐讓千木奴。誰知奇肱巧創述,能縮亥步翔天途。物同夷蹠異所需,火攻殃及民駭吁。止戈南北儻混一,燥吻計晷頻沾濡。君謨之譜香山圖,名品要自分精粗。故園繞樓十數株,夏熱猶足羞彤除。炎風向闌樹已洗,期以明歲心敢渝?陽春難和且趁韻,莫笑拊玉聲烏烏。
陳寶琛(1848—1935年),字伯潛,號弢庵、陶庵、聽水老人。漢族,福建閩縣(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書陳若霖曾孫,晚清大臣,學者,官至正紅旗漢軍副都統、內閣弼德院顧問大臣,為毓慶宮宣統皇帝授讀。中法戰爭后因參與褒舉唐炯、徐延投統辦軍務失當事,遭部議連降九級,從此投閑家居達二十五年之久。賦閑期間,熱心家鄉教育事業。宣統元年(1909年),復調京充禮學館總裁,辛亥革命后仍為溥儀之師,1935年卒于京寓,得遜清“文忠”謚號及“太師”覲贈 。 ...
陳寶琛。 陳寶琛(1848—1935年),字伯潛,號弢庵、陶庵、聽水老人。漢族,福建閩縣(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書陳若霖曾孫,晚清大臣,學者,官至正紅旗漢軍副都統、內閣弼德院顧問大臣,為毓慶宮宣統皇帝授讀。中法戰爭后因參與褒舉唐炯、徐延投統辦軍務失當事,遭部議連降九級,從此投閑家居達二十五年之久。賦閑期間,熱心家鄉教育事業。宣統元年(1909年),復調京充禮學館總裁,辛亥革命后仍為溥儀之師,1935年卒于京寓,得遜清“文忠”謚號及“太師”覲贈 。
甲辰元日。宋代。陳紀。 屋角難聲一歲分,起搔吟鬢惜芳辰。江山有恨英雄老,天地無私草木春。柏葉又傾新歲酒,梅花同是隔年人。東風著物能多少,寫入清詩句句新。
禽言四首 其三。明代。朱應辰。 婆餅焦,小麥黃熟長齊腰。刈麥作餅婆為喜,豈料南山日日雨。雨多麥損不可食,雖欲婆嗔那復得。
兵亂后自嬄雜詩 其八。宋代。呂本中。 夷甫終隳晉,群胡迫帝居。王綱板蕩后,國勢土崩初。戈戟連梁苑,頭顱塞浚渠。天心應助順,側聽十行書。
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清代。曾國藩。 猴鶴沙蟲道并消,誰分糞壤與芳椒?昨來皖水三河變,堪痛阿房一炬焦。勾踐池邊醪易醉,田橫墓上酒難澆。同袍才俊雕零盡,茍活人間只自嘲。
與何光遠贈答詩(龍女贈光遠)。。龍女。 坐久風吹綠綺寒,九天月照水精盤。不思卻返沈潛去,為惜春光一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