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發碧水陽,暝宿金山寺。松風灑寒雨,淅瀝醒馀醉。
夜中香積飯,蔬粒俱精異。境寂滅塵愁,神高得詩思。
皎皎滎陽子,芳春富才義。漲海豁心源,冰壺見門地。
碧霄有鳩序,未展聯行翅。俱笑一尺繩,三年絆騏驥。
摧藏擔簦客,郁抑胸襟事。名業爾未從,臨風嘿舒志。
一身渺云嶺,中夜空涕泗。側枕對孤燈,衾寒不成寐。
糧薪極桂玉,大道生榛刺。恥息惡木陰,難書劍歌意。
揚鞭入莽蒼,山驛凌煙翠。越鳥日南飛,芳音愿相次。
登宜春醉宿景星寺寄鄭判官兼簡空上人。唐代。李群玉。 曉發碧水陽,暝宿金山寺。松風灑寒雨,淅瀝醒馀醉。夜中香積飯,蔬粒俱精異。境寂滅塵愁,神高得詩思。皎皎滎陽子,芳春富才義。漲海豁心源,冰壺見門地。碧霄有鳩序,未展聯行翅。俱笑一尺繩,三年絆騏驥。摧藏擔簦客,郁抑胸襟事。名業爾未從,臨風嘿舒志。一身渺云嶺,中夜空涕泗。側枕對孤燈,衾寒不成寐。糧薪極桂玉,大道生榛刺。恥息惡木陰,難書劍歌意。揚鞭入莽蒼,山驛凌煙翠。越鳥日南飛,芳音愿相次。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縣仙眠洲有古跡“水竹居”,舊志記為“李群玉讀書處”。李群玉極有詩才,他“居住沅湘,崇師屈宋”,詩寫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傳》稱其詩“詩筆妍麗,才力遒健”。關于他的生平,據《全唐詩·李群玉小傳》載,早年杜牧游澧時,勸他參加科舉考試,并作詩《送李群玉赴舉》,.但他“一上而止”。后來,宰相裴休視察湖南,鄭重邀請李群玉再作詩詞。他“徒步負琴,遠至輦下”,進京向皇帝奉獻自己的詩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覽”其詩,稱贊“所進詩歌,異常高雅”,并賜以“錦彩器物”,“授弘文館校書郎”。三年后辭官回歸故里,死后追賜進士及第。 ...
李群玉。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縣仙眠洲有古跡“水竹居”,舊志記為“李群玉讀書處”。李群玉極有詩才,他“居住沅湘,崇師屈宋”,詩寫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傳》稱其詩“詩筆妍麗,才力遒健”。關于他的生平,據《全唐詩·李群玉小傳》載,早年杜牧游澧時,勸他參加科舉考試,并作詩《送李群玉赴舉》,.但他“一上而止”。后來,宰相裴休視察湖南,鄭重邀請李群玉再作詩詞。他“徒步負琴,遠至輦下”,進京向皇帝奉獻自己的詩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覽”其詩,稱贊“所進詩歌,異常高雅”,并賜以“錦彩器物”,“授弘文館校書郎”。三年后辭官回歸故里,死后追賜進士及第。
效陸士衡百年歌十首 其四。明代。黃省曾。 四十時,履方砥節名譽揚。二府九列共翱翔,龍樓佳宴飛玉觴。歸來意氣何洋洋,艷妻愛子牽錦裳。高堂朱戶奈樂何,高堂朱戶柰樂何。
奉題對廬文集二首 其二。。陳永正。 雄奇清婉發英華,嶺表風流擅一家。詩壽千春文壽世,此生原不負名花。
莼二絕 其二。宋代。張侃。 達人胸次與天寬,到處浮家得細看。滿盌莼絲浮碧色,不妨邀客話儒酸。
游靈山二首。宋代。袁燮。 何人題作一靈山,千古佳名不可刊。欲識此聲非浪得,試于高處一憑欄。
真定行宮晚坐。。弘歷。 別館花宮側,軒齋閱歲年。晚芳生意趣,古干靜因緣。新月才堪對,清宵劇可憐。朦朧香閣影,空色悟初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