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女紛紛作野行,每于白晝見空城。蒼生不系時人念,絲竹東山唯此聲。
丁戊之間南行紀事詩 其四。近現代。常燕生。 仕女紛紛作野行,每于白晝見空城。蒼生不系時人念,絲竹東山唯此聲。
常燕生(1898-1947)是中國青年黨首領之一,他是一位思想家、政治家、社會活動家、歷史學家和哲學家等。山西榆次人。1920年畢業于北方高等師范。1925年加入青年黨。歷任青年黨中央執行委員兼宣傳部部長、青年黨中央常務委員兼文化運動委員會主任委員、國民政府行政院政務委員、國民政府委員等。1947年7月26日在四川病逝。著有《常燕生詩詞集》。 ...
常燕生。 常燕生(1898-1947)是中國青年黨首領之一,他是一位思想家、政治家、社會活動家、歷史學家和哲學家等。山西榆次人。1920年畢業于北方高等師范。1925年加入青年黨。歷任青年黨中央執行委員兼宣傳部部長、青年黨中央常務委員兼文化運動委員會主任委員、國民政府行政院政務委員、國民政府委員等。1947年7月26日在四川病逝。著有《常燕生詩詞集》。
夜寒起坐待旦。宋代。陸游。 惝恍不成寐,攬衣寒夜中。青熒煨芋火,鞺鞳鼓簾風。巷犬聲如豹,山童首似蓬。悠然束書坐,徐待日生東。
洮湖紀興 其二。明代。王樵。 西對三茅意自閒,誰知湖外有青山。小樓堪筑平沙上,兩面回看興未闌。
雪后登歌風臺示沛令。。顧大申。 一劍收秦鹿,秋風萬里心。悲歌誰掩泣,壯士已成禽。井邑新豐舊,龍蛇大澤深。殘碑埋野戍,雪后此登臨。
奇臺。清代。史善長。 遠樹千堆合,平沙萬井開。山通南北套,地接上中臺。日落明駝走,風聲驛騎來。紫狐求不易,高閣且徘徊。
徵招·天平春眺。清代。夏孫桐。 撐煙蹙霧青螺影,春山共人俱瘦。磴窄掃苔,斑冷沈沈清晝。昔游還省否。只驚得、落花偏驟。樹窟鷹呼,石潭魚靜,夕陽時候。生就薜蘿心,登臨處、依依幾番回首。萬綠又天涯,醉東風如酒。危闌留戀久。更遙看、五湖云厚。怎腸斷、一一鵑聲,送晚篷歸后。
贈周仲鳴進士四首 其四。明代。林光。 斯文曾未識荊州,多少明珠惜暗投。畫舫莫隨流水去,白云多被好山留。掃除俗慮新茅筆,披過寒冬老布裘。未了乾坤男子事,幾宜擔負幾宜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