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宵新月照人圓。前夜雨聲寒。無聊天氣,無聊愁病,客到遼邊。
天低野窄,風酸霧重,冷浸秋衫。到家偏是,千山落日,萬戶炊煙。
人月圓。近現代。鄭騫。 昨宵新月照人圓。前夜雨聲寒。無聊天氣,無聊愁病,客到遼邊。天低野窄,風酸霧重,冷浸秋衫。到家偏是,千山落日,萬戶炊煙。
鄭騫(1906~1991)中國古典詩詞曲研究家。 遼寧鐵嶺人。后遷北京。畢業于燕京大學,曾先后執教于北京匯文中學、燕京大學、臺灣大學,并曾在香港及美國講學。他治學嚴謹,對古典詩詞曲鉤沉發微,有獨到見解。著有《景午叢編》,集有他的重要論文86篇。他曾對元雜劇的存佚做過統計,提出重編元劇總目計劃。他也用過20年的時間,對北曲舊譜的牌調全部作品加以比較歸納,重新編纂《北曲新譜》、《北曲套式匯錄詳解》等,為研究北曲曲律作出了貢獻。 ...
鄭騫。 鄭騫(1906~1991)中國古典詩詞曲研究家。 遼寧鐵嶺人。后遷北京。畢業于燕京大學,曾先后執教于北京匯文中學、燕京大學、臺灣大學,并曾在香港及美國講學。他治學嚴謹,對古典詩詞曲鉤沉發微,有獨到見解。著有《景午叢編》,集有他的重要論文86篇。他曾對元雜劇的存佚做過統計,提出重編元劇總目計劃。他也用過20年的時間,對北曲舊譜的牌調全部作品加以比較歸納,重新編纂《北曲新譜》、《北曲套式匯錄詳解》等,為研究北曲曲律作出了貢獻。
贈方泉趙侍御巡察應天兼省覲 其一。明代。黃廷用。 我愛瀛洲侶,簪毫玉殿東。朝陽鳴紫鳳,南國避青驄。見說戈鋋急,仍聞杼軸空。隨軒題尺牘,計日獻重瞳。
感遇·之卅一。唐代。陳子昂。 朅來豪游子。勢利禍之門。如何蘭膏嘆。感激自生冤。眾趨明所避。時棄道猶存。云淵既已失。羅網與誰論。箕山有高節。湘水有清源。唯應白鷗鳥。可為洗心言。
葛仙行祠。宋代。鄭玠。 身為俗吏趨行部,手藝名香祝有年。五色雀飛慶薦祉,七星松古自通仙。
閱見一十首 其三。金朝。邊元鼎。 鳳紙銜封玉鏡臺,繡鸞傳記已相猜。傾城笑臉千金樣,莫對閒人一例開。
部齋閒居簡周伯明寅長。明代。王廷相。 省垣梧竹抱幽虛,吏散蕭然似隱居。風冷池亭猶岸幘,日斜窗幾有攤書。身依明主忻難遇,官佐戎機愧自疏。有美東曹稱獨步,腐儒何幸接簪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