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靈慧揚清光,奎垣有星寒吐芒。紛紛馀子安足數,振發河岳為文章。
蘇家父子亦云盛,敬恭桑梓隆祠堂。遠接眉山一痕綠,千秋俎豆猶留香。
當年骨肉傷別離,雪泥鴻爪隨所之。惠州風雨黃州雪,扁舟小笠留清姿。
火鼠冰蠶任遭際,養生妙論清于詩。謫貶猶然西戀闕,此心惟有江湖知。
老泉垂老猶著書,堯圖禹菉探元初。子由雋才能競美,新詩遙和興不孤。
自古多才天所忌,風波險阻無時無。錯節盤根名愈著,醉生夢死非吾徒。
天風萬里挾飛仙,放懷何處無良緣。人生得失泡影耳,名高身后惟其賢。
我來拜謁叢祠下,一門遺像分后先。靈風飄飄動群木,曙分林影初日圓。
竹根稚筍露深淺,容我來參玉版禪。前哲有靈應笑我,營營俗慮徒拘牽。
吟輕小詩意自適,假山對坐空悠然。
謁三蘇祠。近現代。劉咸滎。 天生靈慧揚清光,奎垣有星寒吐芒。紛紛馀子安足數,振發河岳為文章。蘇家父子亦云盛,敬恭桑梓隆祠堂。遠接眉山一痕綠,千秋俎豆猶留香。當年骨肉傷別離,雪泥鴻爪隨所之?;葜蒿L雨黃州雪,扁舟小笠留清姿?;鹗蟊Q任遭際,養生妙論清于詩。謫貶猶然西戀闕,此心惟有江湖知。老泉垂老猶著書,堯圖禹菉探元初。子由雋才能競美,新詩遙和興不孤。自古多才天所忌,風波險阻無時無。錯節盤根名愈著,醉生夢死非吾徒。天風萬里挾飛仙,放懷何處無良緣。人生得失泡影耳,名高身后惟其賢。我來拜謁叢祠下,一門遺像分后先。靈風飄飄動群木,曙分林影初日圓。竹根稚筍露深淺,容我來參玉版禪。前哲有靈應笑我,營營俗慮徒拘牽。吟輕小詩意自適,假山對坐空悠然。
劉咸滎(1858-1949),字豫波,別號豫叟,四川雙流縣人。清光緒拔貢,終身從事文教工作。先后任教于成都尊經書院、游學預備學堂、通省師范學堂、四川高等學堂、成都大學、華西協合大學等校。清末曾任四川省咨議局議員、成都府中學堂監督。博通經史,尤長詩詞及書畫,為“成都五老”之一。著有《靜娛樓詩文集》。 ...
劉咸滎。 劉咸滎(1858-1949),字豫波,別號豫叟,四川雙流縣人。清光緒拔貢,終身從事文教工作。先后任教于成都尊經書院、游學預備學堂、通省師范學堂、四川高等學堂、成都大學、華西協合大學等校。清末曾任四川省咨議局議員、成都府中學堂監督。博通經史,尤長詩詞及書畫,為“成都五老”之一。著有《靜娛樓詩文集》。
相和歌辭。怨詩二首。唐代。薛奇童。 日晚梧桐落,微寒入禁垣。月懸三雀觀,霜度萬秋門。艷舞矜新寵,愁容泣舊恩。不堪深殿里,簾外欲黃昏。禁苑春風起,流鶯繞合歡。玉窗通日氣,珠箔卷輕寒。楊葉垂金砌,梨花入井闌。君王好長袖,新作舞衣寬。
重題多景樓。宋代。鄭思肖。 無力可為用,登樓欲斷魂。望西憂逆賊,指北說中原。糧運供淮餉,軍行戍漢屯。何年遂所志,一統正乾坤。
炮局雜詩 其五。。周作人。 一夜寒燈十首詩,若中作樂有誰知。而今木屋颼颼冷,正是無憂無慮時。
送黃若木還莆。明代。徐熥。 執手向城隅,送君歸鯉湖。風濤危渡峽,雨雪倦登途。遣日攜書卷,消寒問酒壚。不須嗟伏櫪,千里待名駒。
大行皇太后挽詞二首。宋代。陳師道。 扶日行黃道,乘云上紫微。憂勞形末命,恭儉見陳衣。布德刑開網,和戎戢武威。要知懷惠處,行路涕交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