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賢不遺俊,臺閣盡鹓鸞。未若調(diào)人切,其如簡帝難。
上才膺出典,中旨念分官。特以專城貴,深惟列郡安。
政行思務(wù)本,風(fēng)靡屬勝殘。有令田知急,無分獄在寬。
至言題睿札,殊渥灑仙翰。詔餞三臺降,朝榮萬國歡。
舉杯臨水發(fā),張樂擁橋觀。式佇東封會,鏘鏘檢玉壇。
奉和圣制漕橋東送新除岳牧。唐代。蘇颋。 寶賢不遺俊,臺閣盡鹓鸞。未若調(diào)人切,其如簡帝難。上才膺出典,中旨念分官。特以專城貴,深惟列郡安。政行思務(wù)本,風(fēng)靡屬勝殘。有令田知急,無分獄在寬。至言題睿札,殊渥灑仙翰。詔餞三臺降,朝榮萬國歡。舉杯臨水發(fā),張樂擁橋觀。式佇東封會,鏘鏘檢玉壇。
蘇颋(670年-727年),字廷碩,京兆武功(今陜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學(xué)家,左仆射蘇瑰之子。蘇颋進士出身,歷任烏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參軍、監(jiān)察御史、給事中、中書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書侍郎,襲爵許國公,后與宋璟一同拜相,擔任同平章事。蘇颋是初盛唐之交時著名文士,與燕國公張說齊名,并稱“燕許大手筆”。他任相四年,以禮部尚書罷相,后出任益州長史。727年(開元十五年),蘇颋病逝,追贈尚書右丞相,賜謚文憲。 ...
蘇颋。 蘇颋(670年-727年),字廷碩,京兆武功(今陜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學(xué)家,左仆射蘇瑰之子。蘇颋進士出身,歷任烏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參軍、監(jiān)察御史、給事中、中書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書侍郎,襲爵許國公,后與宋璟一同拜相,擔任同平章事。蘇颋是初盛唐之交時著名文士,與燕國公張說齊名,并稱“燕許大手筆”。他任相四年,以禮部尚書罷相,后出任益州長史。727年(開元十五年),蘇颋病逝,追贈尚書右丞相,賜謚文憲。
人月圓 即事。。林修竹。 池塘半畝新荷小,夢穩(wěn)日方長。藤床竹枕,心平氣爽,初夏風(fēng)光。青春何處,年華如逝,無限思量。寄懷只在,風(fēng)花雪月,恕我清狂。
送劉玉田通判歸山。宋代。羅公升。 詩工窮鬼妒,貌古人只譏。達士何榮辱,閒官更是非。面無三已慍,身帶一癯歸。已度囊中法,春田春正肥。
次韻元日會飲。宋代。劉才邵。 不將簾幕掛檐唇,欲聽飛霙點繡茵。門外湖山元早白,醉中笑語不嫌真。爐煙盡日飄香霧,茗盌侵湯攪玉塵。莫怪更深寒力減,瑤墀今日布王春。
贈浙西雇推官。唐代。徐鉉。 盛府賓寮八十余,閉門高臥興無如。梁王苑里相逢早,澗浦城中得信疏。狼藉杯盤重會面,風(fēng)流才調(diào)一如初。愿君百歲猶強健,他日相尋隱士廬。
太常樂章三十首其十六皇帝行奏隆安之曲。宋代。楊億。 禮備樂成,干健天行。帝容有穆,佩玉鏘鳴。
酬袁守方秋崖遺寶帶橋詩以顧我老非題柱客知君材是濟川功為韻十四首 其十三。宋代。包恢。 往來欲休息,亦可樂自然。上觀云飛鳥,下看魚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