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辟荊榛蜀道艱,三軍進退最相關。果然眾志成城易,不讓神功擘華山。
盧溝橋抗戰紀事 其三十六。近現代。王冷齋。 未辟荊榛蜀道艱,三軍進退最相關。果然眾志成城易,不讓神功擘華山。
王冷齋(1892—1960),福建閩侯人。1935年冬,任北平市政府參事兼宣傳室主任。1937年1月,兼任河北省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兼宛平縣縣長。盧溝橋事變爆發時,與日軍據理力爭。1946年1月,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日本戰犯時,王冷齋前往東京出庭作證。新中國成立后,任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文史館副館長,中央文史館館員。1960年病逝。 ...
王冷齋。 王冷齋(1892—1960),福建閩侯人。1935年冬,任北平市政府參事兼宣傳室主任。1937年1月,兼任河北省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兼宛平縣縣長。盧溝橋事變爆發時,與日軍據理力爭。1946年1月,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日本戰犯時,王冷齋前往東京出庭作證。新中國成立后,任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文史館副館長,中央文史館館員。1960年病逝。
送河內令孫偕兼懷太守晁子長。宋代。梅堯臣。 去年同渡江,江上風雷惡。與君相後先,夜向蘆洲泊。君今作邑太行陽,八月黃河雁初落。漢家借寇吏正閑,到喜秋城罷嚴柝。
次韻王鷗盟秋日郊居即事。宋代。楊冠卿。 松菊依然繞舊廬,西風歸興動鱸魚。歸來有酒輒成醉,旋摘秋園雨后蔬。
小游仙(十首)。明代。桑悅。 日輪赫赫起東溟,真火抽添養白庭。湯谷蕭蕭萬竿竹,裁書少昊借秋聲。
蝶戀花·將去揚州重至湖上作。。黃侃。 波上殘陽紅萬疊。小得勾留,不負清秋節。一紀重來情緒別。蘆花替我頭如雪。終古雷塘流未歇。杜牧三生,前事憑誰說。后日風帆天畔葉。夢魂應踏揚州月。
臺灣竹枝詞 其三。清代。謝金鑾。 水仙宮外近黃昏,迤北斜看第幾鯤。潮信來特沙鹵白,亂星漁火簇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