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路回且長,昆侖杳殊域。重華不可作,帝望何由塞。
世變紛相乘,民勞日以亟。積霖生涂潦,真宰久曠職。
饑溺如當平,敢云一士力。其咨呼仁人,孰是益與稷。
邈彼孫登游,高蹤眾莫識。蒼蠅聞鳳噦,大笑乃滋惑。
流俗好危言,細儒工外飾。遵時在明哲,抱道惟守嘿。
芝草歌漢恩,蕨薇荷周德。贈予惟此語,三嘆奉嘉則。
答孫隱君。清代。李因篤。 大路回且長,昆侖杳殊域。重華不可作,帝望何由塞。世變紛相乘,民勞日以亟。積霖生涂潦,真宰久曠職。饑溺如當平,敢云一士力。其咨呼仁人,孰是益與稷。邈彼孫登游,高蹤眾莫識。蒼蠅聞鳳噦,大笑乃滋惑。流俗好危言,細儒工外飾。遵時在明哲,抱道惟守嘿。芝草歌漢恩,蕨薇荷周德。贈予惟此語,三嘆奉嘉則。
李因篤,字子德,一字孔德,號天生,陜西富平東鄉(今富平薛鎮韓家村)人。生于明崇禎五年(1632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自幼聰敏,博學強記,遍讀經史諸子,尤諳經學要旨,精于音韻,長于詩詞,詩逼杜甫,兼通音律,崇尚實學,為明清之際的思想家、教育家、音韻學家、詩人。被時人稱為不涉仕途的華夏“四布衣”之一??滴跏四辏?679年)薦鴻博授檢討。嘗辨秦中碑版極有依據。行、楷書用筆禿率,意近顏真卿。著《古今韻考》《受祺堂詩文集》《甌缽羅室書畫過目考》《增校清朝進士題名碑錄》。 ...
李因篤。 李因篤,字子德,一字孔德,號天生,陜西富平東鄉(今富平薛鎮韓家村)人。生于明崇禎五年(1632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自幼聰敏,博學強記,遍讀經史諸子,尤諳經學要旨,精于音韻,長于詩詞,詩逼杜甫,兼通音律,崇尚實學,為明清之際的思想家、教育家、音韻學家、詩人。被時人稱為不涉仕途的華夏“四布衣”之一??滴跏四辏?679年)薦鴻博授檢討。嘗辨秦中碑版極有依據。行、楷書用筆禿率,意近顏真卿。著《古今韻考》《受祺堂詩文集》《甌缽羅室書畫過目考》《增校清朝進士題名碑錄》。
霜后紀園中草木十二絕 其六。宋代。范成大。 牡丹初剪時,已具新花眼。代謝不容發,笑殺鐵門限。
月下笛。近現代。張爾田。 太液澄波,愁紅換了,敗荷零露。涼蟬起舞。自窺人,耿無語??椿ㄩL記經游地,但衰淚、風前幾縷。悵哀鴻唳角,天涯殘夢,曠望何許。沙路??昭觼?。甚落盡江楓,便成羈旅。殘春社燕,為誰花底來去。砧聲一夕催離別,奈憑到、危闌最苦。酒醒后,又亂山,遮斷不見愁處。
永州。。姚佳。 零陵人物望中仙,石室兵書物外天。一路花光紅不息,九嶷山色郁相連。瀟湘夜雨憐斑竹,巴蜀春風響杜鵑。翌日紫霞鋪碧水,浯溪行盡綠楊煙。
和子瞻濠州七絕涂山。宋代。蘇轍。 娶婦山中不肯留,會朝山下萬諸侯。古人辛苦今誰信,只見清淮入海流。
牧師亂后還山奉寄 其二。。陶式玉。 地老天荒行路難,塵羈初解怯憑闌。故人嗚咽探詩卷,弱女嚶咿傍晬盤。姓氏與誰投白社,湖山從此著黃冠。蟲沙觸磕公休論,且為斯文勉一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