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蕊珠宮,樓臺碧落通。豫游皆汗漫,齋處即崆峒。
云物三光里,君臣一氣中。道言何所說,寶歷自無窮。
奉和華清宮觀行香應制。唐代。崔國輔。 天子蕊珠宮,樓臺碧落通。豫游皆汗漫,齋處即崆峒。云物三光里,君臣一氣中。道言何所說,寶歷自無窮。
崔國輔,唐代詩人。吳郡(今蘇州)人,一說山陰(今浙江紹興)人。開元十四年(726)登進士第,歷官山陰尉、許昌令、集賢院直學士、禮部員外郎等職。天寶十一載(752),因受王鉷案牽連被貶為竟陵司馬。與陸鴻漸交往,品茶評水,一時傳為佳話。事跡散見《新唐書·藝文志四》、《唐詩紀事》卷一五、《唐才子傳》卷二。國輔詩以五絕著稱,深得南朝樂府民歌遺意。殷璠《河岳英靈集》云:“國輔詩婉孌清楚,深宜諷味。樂府數章,古人不及也。”原集至宋代已佚。 ...
崔國輔。 崔國輔,唐代詩人。吳郡(今蘇州)人,一說山陰(今浙江紹興)人。開元十四年(726)登進士第,歷官山陰尉、許昌令、集賢院直學士、禮部員外郎等職。天寶十一載(752),因受王鉷案牽連被貶為竟陵司馬。與陸鴻漸交往,品茶評水,一時傳為佳話。事跡散見《新唐書·藝文志四》、《唐詩紀事》卷一五、《唐才子傳》卷二。國輔詩以五絕著稱,深得南朝樂府民歌遺意。殷璠《河岳英靈集》云:“國輔詩婉孌清楚,深宜諷味。樂府數章,古人不及也。”原集至宋代已佚。
菊花。唐代。徐夤。 桓景登高事可尋,黃花開處綠畦深。消災辟惡君須采,冷露寒霜我自禁。籬物早榮還早謝,澗松同德復同心。陶公豈是居貧者,剩有東籬萬朵金。
感遇·之卅一。唐代。陳子昂。 朅來豪游子。勢利禍之門。如何蘭膏嘆。感激自生冤。眾趨明所避。時棄道猶存。云淵既已失。羅網與誰論。箕山有高節。湘水有清源。唯應白鷗鳥。可為洗心言。
檄雪。宋代。葛起耕。 銀闕書飛急羽忙,料應滕六奏虛皇。要將閬苑蓬壺水,幻作瓊林玉樹芳。風約云邊停鶴馭,冰清月際舞霓裳。鳳簫莫品凄涼調,催老梅花枉斷腸。
奉同尤延之提舉廬山雜詠十四篇 其五 西澗清凈退庵。宋代。朱熹。 凌兢度三峽,窈窕復一原。絕壁擁蒼翠,奔流逝潺湲。聞昔避世人,寄此茅三間。壯節未云遠,高風杳難攀。深尋得遺墟,縛屋臨清灣。坐睨寒木杪,飛泉閟云關。茲游非昔游,累解身復閑。保此清凈退,當歌不能諼。
天仙子 二首 其一。清代。屈大均。 雙鬢但將蝴蝶賽。露花油好嫌香大。吳閶學得牡丹頭,釵不戴。珠不愛。只有一枝蘭作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