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門西面逐飄蓬,忽喜仙都得入蹤。賈氏許頻趨季虎,
荀家因敢謁頭龍。手扶日月重輪起,數是乾坤正氣鐘。
五色筆驅神出沒,八花磚接帝從容。詩酬御制風騷古,
論似人情鼎鼐濃。豈有地能先鳳掖,別無山更勝鰲峰。
攀鴻日淺魂飛越,為鯉年深勢噞喁。澤國雨荒三徑草,
秦關雪折一枝筇。吹成暖景猶葭律,引上纖蘿在岳松。
愿向明朝薦幽滯,免教號泣觸登庸。
投翰長趙侍郎。唐代。黃滔。 禹門西面逐飄蓬,忽喜仙都得入蹤。賈氏許頻趨季虎,荀家因敢謁頭龍。手扶日月重輪起,數是乾坤正氣鐘。五色筆驅神出沒,八花磚接帝從容。詩酬御制風騷古,論似人情鼎鼐濃。豈有地能先鳳掖,別無山更勝鰲峰。攀鴻日淺魂飛越,為鯉年深勢噞喁。澤國雨荒三徑草,秦關雪折一枝筇。吹成暖景猶葭律,引上纖蘿在岳松。愿向明朝薦幽滯,免教號泣觸登庸。
黃滔。 黃滔(840~911),字文江,莆田城內前埭(今荔城區東里巷)人,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學家,被譽為“福建文壇盟主”、閩中“文章初祖”。《四庫全書》收《黃御史集》10卷,附錄1卷。
小雨效韋體。宋代。張耒。 午景蔽浮云,芳林散清雨。虛窗度遙吹,稍覺青葉舉。殘蔬知夏余,隕葉兆秋序。幽獨無往來,烹茶誰晤誰。
金壇王叟六十壽之。明代。王世貞。 同是緱山裔,況同花甲周。唯偏金壇隱,獨領瑤池秋。瑤池碧桃若雞卵,更有交梨大于盌。君如欲勒弇嶺名,共策踰輪追穆滿。
行界牌源道次小憩民舍。元代。柳貫。 小谷疏林受數家,年芳猶有刺桐花。白云不為青山地,截斷前峰兩髻丫。
鵲橋仙 七夕寄外。清代。張玉珍。 纖云弄巧,玉鉤低掛,又值雙星良會。鵲回露冷夜何其,述不盡、離愁無寐。人間別后,夢沉書遠,隔斷萬重煙水。遙憐客館對孤尊,也定憶、秋來憔悴。
和竹溪三詩·昌黎與孟簡尚書書。宋代。劉克莊。 紛紛儒墨互攻排,此事吾嘗體認來。一向嵩山面空壁,一于驪岫撥殘灰。賢如顏閔今亡矣,古有彭聃安在哉。歲晚雪中逢族子,退之至此未忘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