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金輪峰,遙瞻方丈容。風(fēng)生錫拄杖,歸撥海門松。
忽慰三年別,初為兩地逢。愿教鼙鼓息,齊叩法堂鐘。
聞天和尚自廬山歸雷峰喜賦。明代。陳子升。 日照金輪峰,遙瞻方丈容。風(fēng)生錫拄杖,歸撥海門松。忽慰三年別,初為兩地逢。愿教鼙鼓息,齊叩法堂鐘。
(1614—1673)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字喬生。陳子壯弟。明諸生。南明永歷時任兵科右給事中,廣東陷落后,流亡山澤間。工詩善琴。有《中洲草堂遺集》。 ...
陳子升。 (1614—1673)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字喬生。陳子壯弟。明諸生。南明永歷時任兵科右給事中,廣東陷落后,流亡山澤間。工詩善琴。有《中洲草堂遺集》。
魚皮。清代。毛士釗。 斑文浮點(diǎn)點(diǎn),一片認(rèn)魚皮。冒鼓聲鞺鞳,藏弓服陸離。蒸成鱗已脫,剔去骨無遺。至味都包裹,真堪佐酒卮。
重五日入山由苗栗至大湖。。梁成楠。 溪行有深湍,山行無寸土。當(dāng)暑踐炎石,似魚游熱釜。對嶺見深林,林深防猛虎。殺人飲其血,手把髑髏舞。
歲暮和穎廬。。熊盛元。 片魂終日繞禪扉,霧密空嗟燭影微。詩海波頹惟獨(dú)嘯,霜天月死竟安歸?梅猶未坼知春遠(yuǎn),路欲重尋與世違。猛憶山中泉水澈,倚窗閑檢遂初衣。
寄山僧。唐代。張喬。 閑倚蒲團(tuán)向日眠,不能歸老岳云邊。舊時僧侶無人在,惟有長松見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