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鹿談經謂絕群,一朝折角有朱云。紲組儀曹咨典禮,承符閩越佇敷文。
路出汀漳百川會,水從星漢九溪分。遙辭燕闕過江來,暫駐吳門訪鹿臺。
祇樹秋紆使君節,慈燈夜引故人杯。昔君召對承明殿,平原曾亦參嘉薦。
班荊舊事那可論,宿草交情今始見。人生塵跡本無常,一嬰世網更堪傷。
試問前因并后果,何言雌伏與雄翔。君不見生公說法超玄晤,石壁猶聞鬼神護。
況是章縫洙泗徒,坐使弦歌遍儒素。又不見吳國干將十戶珍,靈池千載淬猶新。
為向洪爐探劍術,何似菁莪廣鑄人。
虎丘贈別朱督學之閩。明代。皇甫汸。 五鹿談經謂絕群,一朝折角有朱云。紲組儀曹咨典禮,承符閩越佇敷文。路出汀漳百川會,水從星漢九溪分。遙辭燕闕過江來,暫駐吳門訪鹿臺。祇樹秋紆使君節,慈燈夜引故人杯。昔君召對承明殿,平原曾亦參嘉薦。班荊舊事那可論,宿草交情今始見。人生塵跡本無常,一嬰世網更堪傷。試問前因并后果,何言雌伏與雄翔。君不見生公說法超玄晤,石壁猶聞鬼神護。況是章縫洙泗徒,坐使弦歌遍儒素。又不見吳國干將十戶珍,靈池千載淬猶新。為向洪爐探劍術,何似菁莪廣鑄人。
(1497—1582)明蘇州長洲人,字子循,號百泉。皇甫錄第三子。嘉靖八年進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僉事,以計典論黜。好聲色狎游。工詩,尤精書法。有《百泉子緒論》、《解頤新語》、《皇甫司勛集》。 ...
皇甫汸。 (1497—1582)明蘇州長洲人,字子循,號百泉。皇甫錄第三子。嘉靖八年進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僉事,以計典論黜。好聲色狎游。工詩,尤精書法。有《百泉子緒論》、《解頤新語》、《皇甫司勛集》。
冬日放言二十一首 其四。宋代。張耒。 小兒喜學書,滿紙如涂鴉。老婦寒不績,當戶理琵琶。樽中有神物,快瀉如流霞。三杯任兀兀,凍臉生春華。
次韻宇文贈趙宿州。宋代。洪皓。 尹京便可繼翁歸,暫向符離一馬麾。善撫新邊千里肅,復還舊治九重知。策勛久矣推多算,琢句飄然泯小疵。三事古由高第入,才兼二哭莫憂遲。
題吳子和山水。明代。張以寧。 今代高人張師夔,繭紙畫出紫陽詩。青山娟娟洗宿霧,綠樹粲粲含朝曦。孤篷高卷在沙腳,一叟獨坐閒支頤。返思前夜風雨惡,滿蓑白雨飛淋漓。牛渚天昏神鬼出,龍門雷動黿鰲移。明朝起視天宇凈,金盤高掛扶桑枝。云收浪息非昨夢,樹色山光如舊時。乃知穹壤間,神明有如斯。高天日月常昭朗,平陸風濤自險巇。紫陽之仙去我久,茲理明明知者希。秦川吳子和,讀書見天機。喜得此畫邀我題,嗟我倦游材力衰。大江長淮動千里,似此幾回親見之。行年五十未聞道,徑欲從此棲武夷。
留云安驛詩。。郭印。 孤館幽幽一境清,晝長無事亦無營。睡頻推枕仍重起,坐久拋書卻再行。靜看檐頭蛛結網,細聽屋角鳥翻聲。閒邊日月元如此,須信人間有赤城。
重寄元美 其二。明代。李攀龍。 南冠君子系京華,秋色傷心廣柳車。此地由來多俠客,不知誰是魯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