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正氣鐘圣物,聰明天縱臨生民。四靈百端皆符身,九夷八蠻咸來賓。
制作百為開彝倫,明禋千載秋又春。物睹之圣為何人,羲農堯舜禹湯文。
萬古帝王咸準則,祗令萬物睹者德。
圣作物睹。唐代。陳元光。 乾坤正氣鐘圣物,聰明天縱臨生民。四靈百端皆符身,九夷八蠻咸來賓。制作百為開彝倫,明禋千載秋又春。物睹之圣為何人,羲農堯舜禹湯文。萬古帝王咸準則,祗令萬物睹者德。
陳元光(657—711年),字廷炬,號龍湖。唐朝 河東道人[(一說河南光州人,今河南省潢川縣。)。漳州首任刺史。他是閩臺地區重要的民間信仰之一,被奉為開漳圣王。陳元光將軍自未弱冠之年即隨父率眾南下,直至殉職,始終堅守在閩戍地,長達四十二年;治閩有方,開科選才,任用賢士,招撫流亡,燒荒屯墾,興辦學校,勸民讀書。號稱“蠻荒”之地的閩南,經濟文化得到了迅速發展。 陳元光成為促進中原文化與閩越文化融合的奠基者。陳元光去世后,被后世尊奉為“開漳圣王”。潮州詩萃》收錄其排律詩三首,后人編有《龍湖集》48首,《全唐詩》及外編錄其7首。 ...
陳元光。 陳元光(657—711年),字廷炬,號龍湖。唐朝 河東道人[(一說河南光州人,今河南省潢川縣。)。漳州首任刺史。他是閩臺地區重要的民間信仰之一,被奉為開漳圣王。陳元光將軍自未弱冠之年即隨父率眾南下,直至殉職,始終堅守在閩戍地,長達四十二年;治閩有方,開科選才,任用賢士,招撫流亡,燒荒屯墾,興辦學校,勸民讀書。號稱“蠻荒”之地的閩南,經濟文化得到了迅速發展。 陳元光成為促進中原文化與閩越文化融合的奠基者。陳元光去世后,被后世尊奉為“開漳圣王”。潮州詩萃》收錄其排律詩三首,后人編有《龍湖集》48首,《全唐詩》及外編錄其7首。
次韻良佐歇心歌三首。宋代。陶夢桂。 一生受用燕營窠,百歲光陰馬駐坡。晚境喜無干己事,故人遠寄歇心歌。君開經卷塵緣了,我辟山林詩料多。得句卻愁成綺語,何如一意向禪那。
登塔。宋代。陸游。 冷官無一事,日日得閑游。壯哉千尺塔,攝衣上上頭,眼力老未減,足疾新有瘳,幸茲濟勝具,俯仰隘九州。雪山西北橫,大江東南流。畫棟云氣涌,鐵鐸風聲遒。旅懷忽惻愴,涕下不能收。十年辭象魏,萬里懷松楸。仰視去天咫,絕叫當聞不?帝閽守虎豹,此計終悠悠。
癸未蜀游雜詩四首 其三 寄幼女一吟。近現代。豐子愷。 與汝江頭別,予情獨黯然。客居春興少,蜀道古來難。對景思新語,當筵憶笑顏。群兒皆雋秀,最小即偏憐。
為彭道士賦鶴峰。元代。陳旅。 跨鶴臺高倚翠微,昔人城郭是邪非。蕊珠宮觀秋如水,有客吹笙月下歸。
憶桐廬故居。近現代。馬一浮。 故里空村遍草萊,富春江上首重回。雜花滿徑無人掃,野竹編門傍水開。一杖深山看瀑去,扁舟月夜載詩來。此情已是成消失,唯有寒云戀釣臺。
高要李簿招陳潯州七星巖宴集。。劉克治。 瀝湖紺殿鎖虛空,山拔蓬萊有路通。白玉仙床依洞口,黃金秘簡出云中。孤峰臨水元浮影,錦石侵霞更上紅。把酒與君聊騁望,泠然真欲御長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