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見首陽祠宇秋草閒,又不見高冢遠象祁連山。
古來賢達一二數,尺寸生前竟何補。十千走買新豐酒,鸚鵡杯深不離手。
了不知南有箕、北有斗,麒麟鳳皇雞犬走,七尺珊瑚如弊帚。
醉起進馀觴,還為乃翁壽。
前有一樽酒行。清代。李鍇。 君不見首陽祠宇秋草閒,又不見高冢遠象祁連山。古來賢達一二數,尺寸生前竟何補。十千走買新豐酒,鸚鵡杯深不離手。了不知南有箕、北有斗,麒麟鳳皇雞犬走,七尺珊瑚如弊帚。醉起進馀觴,還為乃翁壽。
(1686—1755)清漢軍正黃旗人,字鐵君,號眉生,又號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輝祖子。嘗充筆帖式,旋棄去。乾隆元年舉鴻博,未中選。以岳丈大學士索額圖聲勢煊赫,避去,隱于盤山豸峰下。詩亦脫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鑿處。有《睫巢集》、《尚史》等。 ...
李鍇。 (1686—1755)清漢軍正黃旗人,字鐵君,號眉生,又號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輝祖子。嘗充筆帖式,旋棄去。乾隆元年舉鴻博,未中選。以岳丈大學士索額圖聲勢煊赫,避去,隱于盤山豸峰下。詩亦脫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鑿處。有《睫巢集》、《尚史》等。
寄友人。元代。貢性之。 瘴雨蠻煙萬里馀,別來消息近何如。誰憐白發疏狂處,猶寫平安兩字書。
錢江歸舟。清代。王泰偕。 道出錢塘江,十里無頑壤。斗然怒潮來,激岸成滉瀁。波勢倏低昂,帆影隨俯仰。蛟涎濺衣濕,鹢舟蕩人晃。峽危疑五丁,石削強千丈。穿漏虞崩奔,迥旋益惝恍。境險禽鳥稀,氣盛魚龍養。乾坤渺一身,陡覺心神暢。碧血認孤墳,千秋結遐想。歷歷平江堡,昔年資保障。犀軍射潮跡,滅沒勞揣象。夕陽崦嵫下,皓月海門上。沿洄溯前川,漁歌厲清響。
贈得一禪師。宋代。敖陶孫。 舊時典正父,今日一浮屠。四海誰知己,三更忽撚須。空山吼獅子,暗壁縛於菟。何日當吾眼,藜休淡爾臞。
代吳兒作小至后九九詩八解 其一。宋代。張侃。 一九才過二九來,見人相喚袖難開。外頭天色時時轉,雪急因風緩緩回。
初七日丁丑長至前喜晴。元代。方回。 樓南紅氣滿霜天,新霽湖山曉色妍。七日喜逢長至日,百年慚到古稀年。故園卷餅思新菜,凍井澆梅出暖泉。誰信少陵夔府后,肯吟六琯五紋篇。
有人示山水畫卷以為元暉作求詩。宋代。戴表元。 硯山山下小於菟,文彩斕斑今亦無。一塢亂云濃似漆,春風吹夢過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