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見枯籜走階庭。
何時復青著故莖。
君不見亡靈蒙享祀。
何時傾杯竭壺罌。
君當見此起憂思。
寧及得與時人爭。
人生倐忽如絕電。
華年盛德幾時見。
但令縱意存高尚。
旨酒嘉肴相胥燕。
持此從朝竟夕暮。
差得亡憂消愁怖。
胡為惆悵不得已。
難盡此曲令君忤。
擬行路難。南北朝。鮑照。 君不見枯籜走階庭。何時復青著故莖。君不見亡靈蒙享祀。何時傾杯竭壺罌。君當見此起憂思。寧及得與時人爭。人生倐忽如絕電。華年盛德幾時見。但令縱意存高尚。旨酒嘉肴相胥燕。持此從朝竟夕暮。差得亡憂消愁怖。胡為惆悵不得已。難盡此曲令君忤。
鮑照(約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學家,與顏延之、謝靈運合稱“元嘉三大家”。字明遠,漢族,祖籍東海(治所在今山東郯城西南,轄區包括今江蘇漣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貧賤,臨海王劉子頊鎮荊州時,任前軍參軍。劉子頊作亂,照為亂兵所殺。他長于樂府詩,其七言詩對唐代詩歌的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鮑參軍集》。 ...
鮑照。 鮑照(約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學家,與顏延之、謝靈運合稱“元嘉三大家”。字明遠,漢族,祖籍東海(治所在今山東郯城西南,轄區包括今江蘇漣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貧賤,臨海王劉子頊鎮荊州時,任前軍參軍。劉子頊作亂,照為亂兵所殺。他長于樂府詩,其七言詩對唐代詩歌的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鮑參軍集》。
賦長興錢圃翁詩。宋代。程俱。 學書要不成,學圃苦不早。向來執戟郎,何似于陵老。我無拿云意,所念在一飽。閉門種蕪菁,抱甕澤枯槁。荒畦財一席,嚙嚼到春草。頗聞長興翁,八十顏色好。城西有寬閑,終歲常卻掃。安得五畝園,如翁一生了。
恭謁孝陵。。弘歷。 追遠欽神烈,匪遙展默思。每因羈庶政,又覺隔多時。松柏守宮闕,星辰侍禮儀。鼎湖親卜吉,昌瑞萬年基。
用伯初韻再和一篇請子溫戶曹同賦。宋代。張擴。 孤山山下苔痕滑,翠竹扶疏水方折。靚妝無數招不應,曾與先生護名節。即今湖上荊棘滿,誰見穿林度飛雪。道傍數本忽照眼,所喜風流未中絕。不嫌青女暫試粉,卻要風師小回轍。君看萬點已可憐,半雜春泥封地裂。版曹平生詩作史,坐陋故人探禹穴。惜花未忍任零落,借酒生春面如纈。酒醒定作返魂章,筆底有丹工點鐵。
和竹溪三詩·昌黎與孟簡尚書書。宋代。劉克莊。 紛紛儒墨互攻排,此事吾嘗體認來。一向嵩山面空壁,一于驪岫撥殘灰。賢如顏閔今亡矣,古有彭聃安在哉。歲晚雪中逢族子,退之至此未忘骸。
送陳郎中重使西域十首 其四。。李昌祺。 疊鼓雜鳴笳,天風送使槎。內臣金鏤帶,壯士鐵為檛。去路緣青海,行營駐白沙。單于爭慕義,不用李輕車。
浣溪沙三十八首 其三十五。清代。王時翔。 一鏡香云綰玉簪。兩灣秋水帶秋嵐。海中明月夢中探。修竹多依花焰焰,古梅偏傍柳毿毿。牽絲千尺老春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