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禽喈喈旦暮鳴。
最傷君子憂思情。
我初辭家從軍僑。
榮志溢氣干云霄。
流浪漸冉經三齡。
忽有白發素髭生。
今暮臨水拔已盡。
明日對鏡復已盈。
但恐羇死為鬼客。
客思寄滅生空精。
每懷舊鄉野。
念我舊人多悲聲。
忽見過客問何我。
寧知我家在南城。
答云我曾居君鄉。
知君游宦在此城。
我行離邑已萬里。
今方羇役去遠征。
來時聞君婦。
閨中孀居獨宿有貞名。
亦云悲朝泣閑房。
又聞暮思淚沾裳。
形容憔悴非昔悅。
蓬鬢衰顏不復妝。
見此令人有余悲。
當愿君懷不暫忘。
擬行路難。南北朝。鮑照。 春禽喈喈旦暮鳴。最傷君子憂思情。我初辭家從軍僑。榮志溢氣干云霄。流浪漸冉經三齡。忽有白發素髭生。今暮臨水拔已盡。明日對鏡復已盈。但恐羇死為鬼客。客思寄滅生空精。每懷舊鄉野。念我舊人多悲聲。忽見過客問何我。寧知我家在南城。答云我曾居君鄉。知君游宦在此城。我行離邑已萬里。今方羇役去遠征。來時聞君婦。閨中孀居獨宿有貞名。亦云悲朝泣閑房。又聞暮思淚沾裳。形容憔悴非昔悅。蓬鬢衰顏不復妝。見此令人有余悲。當愿君懷不暫忘。
鮑照(約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學家,與顏延之、謝靈運合稱“元嘉三大家”。字明遠,漢族,祖籍東海(治所在今山東郯城西南,轄區包括今江蘇漣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貧賤,臨海王劉子頊鎮荊州時,任前軍參軍。劉子頊作亂,照為亂兵所殺。他長于樂府詩,其七言詩對唐代詩歌的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鮑參軍集》。 ...
鮑照。 鮑照(約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學家,與顏延之、謝靈運合稱“元嘉三大家”。字明遠,漢族,祖籍東海(治所在今山東郯城西南,轄區包括今江蘇漣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貧賤,臨海王劉子頊鎮荊州時,任前軍參軍。劉子頊作亂,照為亂兵所殺。他長于樂府詩,其七言詩對唐代詩歌的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鮑參軍集》。
嚴公解相還豫章追送淞陵作三首 其一。明代。皇甫汸。 古來開閣自平津,幾見功成得奉身。逸老特蒙優詔賜,乞骸何用屢書陳。東都飲餞辭供帳,南驛乘符速去輪。歸到宜春酒應熟,散金惟欲會鄉人。
次韻寇司戶春懷。宋代。陳師道。 諱窮懷祿得辭勞,腰折頭低不復高。夢幻更堪追鳥跡,去來何有校牛毛。依違玩世從君好,叱咤生風蓋代豪。聞說妙年心尚在,忍看花絮受風飄。
秋村十二詠 其十二 筑圃。清代。成鷲。 瓜熟已除架,莧乾無復蔬。何當灌園罷,又是筑場初。晴日遲收稻,中田早結廬。自來勤動慣,不敢廢耕鋤。
勤王北望感懷十三首 其七。唐代。康有為。 國土同孤注,君王類置棋。金輪篡唐日,叔帶亂周時。弧眼哀褒姒,衣冠孰柬之。人謀雖欲盜,天命豈能違。
和壽州宋待制九題其四式宴亭。宋代。梅堯臣。 從事誰獨賢,而來均宴喜。幽禽雜嘯呼,珍木竟叢倚。興將物色俱,閑厭簫鼓美。寧同不聞問,訟息時游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