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舟朅來南塘水,荷葉映身摘蓮子。暑衣清凈鴛鴦喜,
作浪舞花驚不起。殷勤護惜纖纖指,水菱初熟多新刺。
采蓮朅來水無風,蓮潭如鏡松如龍。夏衫短袖交斜紅,
艷歌笑斗新芙蓉,戲魚住聽蓮花東。
相和歌辭。采蓮曲二首。唐代。鮑溶。 弄舟朅來南塘水,荷葉映身摘蓮子。暑衣清凈鴛鴦喜,作浪舞花驚不起。殷勤護惜纖纖指,水菱初熟多新刺。采蓮朅來水無風,蓮潭如鏡松如龍。夏衫短袖交斜紅,艷歌笑斗新芙蓉,戲魚住聽蓮花東。
鮑溶,字德源,生卒年、籍貫不詳,元和四年進士,是中唐時期的重要詩人。晚唐詩人、詩論家張為著《詩人主客圖》,尊鮑溶為“博解宏拔主”.將他與“廣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奧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麗主”武元衡并列。為“六主”之一。宋代歐陽修、曾鞏等對他的詩歌也頗為欣賞。 ...
鮑溶。 鮑溶,字德源,生卒年、籍貫不詳,元和四年進士,是中唐時期的重要詩人。晚唐詩人、詩論家張為著《詩人主客圖》,尊鮑溶為“博解宏拔主”.將他與“廣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奧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麗主”武元衡并列。為“六主”之一。宋代歐陽修、曾鞏等對他的詩歌也頗為欣賞。
仙居閣。宋代。沈遼。 鶴馭已歸三十春,至今重閣無纖塵。蟠桃誰知天上事,白骨不駐城中人。門外江流似平昔,林間鳥雀空悲辛。當時留侯強辟谷,黃石老翁悟終身。
晚至圣恩寺宿四宜堂。清代。張岡。 暮隨白云至,山月尚未出。言尋石門幽,谷口煙蘿密。欣逢采樵人,招我入禪室。曇花空外香,石溜巖下急。虛堂面五湖,碧動軒窗色。浮生疲津梁,茲焉偶棲息。聞鐘寒不眠,風竹聲蕭瑟。
寄茅山道友三絕。宋代。周文璞。 伏事三茅過一生,癡心不望羽車迎。舊時手種黃龍子,今解升云入太清。
四月初四日聞績溪凡十五都賊焚欲盡傍出焚歙縣之南鄉遂焚至昌化。元代。方回。 昔日初聞寇,諸人早出師。焚燒寧太廣,收剿已無遺。斧鉞何曾鈍,雷霆豈肯遲。遷延非決策,那得更狐疑。
句 其一。宋代。李怤。 去國春城桃李花,楓林葉病尚天涯。今年九日風前帽,北客南舟雨后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