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君理畿甸,予亦經江淮。萬里書信斷,數年云雨乖。
歸來休浣日,始得賞心諧。朱紱恩雖重,滄洲趣每懷。
樹低新舞閣,山對舊書齋。何以發秋興,陰蟲鳴夜階。
奉先張明府休沐還鄉海亭宴集探得階字。唐代。孟浩然。 自君理畿甸,予亦經江淮。萬里書信斷,數年云雨乖。歸來休浣日,始得賞心諧。朱紱恩雖重,滄洲趣每懷。樹低新舞閣,山對舊書齋。何以發秋興,陰蟲鳴夜階。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詠青溪石壁。宋代。陳與義。 青溪宜曉日,曲處千丈晦。天開蒼石屏,影落西村外。虛無元氣立,明滅河漢對。人行崢嶸下,鳥急浩蕩內。向來千萬峰,瑣細等蓬塊。老夫倚杖久,三嘆造物大。惜哉太史公,意短遺此快。更欲訪野人,窮探視其背。
自廈門泛舟渡臺灣海中見夕陽感賦。。俞明震。 自浮滄海送殘陽,漸覺閒身人莽蒼。一掬酸辛成獨往,無邊天水共微光。風檣隱隱開元氣,朔雁聲聲吊戰場。凄絕一更初魄語,故人相望涕成行。
千里不來。。釋重顯。 不見古君子,因循又隔秋。浮生多自擲,好事更誰留。碧巘高沉月,寒云靜鎖樓。宗雷何處是,白鳥下汀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