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庚寅斗插子,月十四日三更中。森森萬木夜僵立,
寒氣屃奰頑無風。月形如白盤,完完上天東。
忽然有物來啖之,不知是何蟲。如何至神物,遭此狼狽兇。
星如撒沙出,攢集爭強雄。油燈不照席,
是夕吐焰如長虹。玉川子,涕泗下,中庭獨行。
念此日月者,為天之眼睛。此猶不自保,吾道何由行。
嘗聞古老言,疑是蝦蟆精。徑圓千里納女腹,
何處養女百丑形。杷沙腳手鈍,誰使女解緣青冥。
黃帝有四目,帝舜重其明。今天只兩目,何故許食使偏盲。
堯呼大水浸十日,不惜萬國赤子魚頭生。女于此時若食日,
雖食八九無嚵名。赤龍黑鳥燒口熱,
翎鬣倒側相搪撐。婪酣大肚遭一飽,饑腸徹死無由鳴。
后時食月罪當死,天羅磕匝何處逃汝刑。
玉川子立于庭而言曰:地行賤臣仝,再拜敢告上天公。
臣有一寸刃,可刳兇蟆腸。無梯可上天,天階無由有臣蹤。
寄箋東南風,天門西北祈風通。丁寧附耳莫漏泄,
薄命正值飛廉慵。東方青色龍,牙角何呀呀。從官百馀座,
嚼啜煩官家。月蝕汝不知,安用為龍窟天河。赤鳥司南方,
尾禿翅觰沙。月蝕于汝頭,汝口開呀呀。蝦蟆掠汝兩吻過,
忍學省事不以汝觜啄蝦蟆。於菟蹲于西,旗旄衛毿ó。
既從白帝祠,又食于蠟禮有加。忍令月被惡物食,
枉于汝口插齒牙。烏龜怯奸,怕寒縮頸,以殼自遮。
終令夸蛾抉汝出,卜師燒錐鉆灼滿板如星羅。此外內外官,
瑣細不足科。臣請悉掃除,慎勿許語令啾嘩。
并光全耀歸我月,盲眼鏡凈無纖瑕。弊蛙拘送主府官,
帝箸下腹嘗其皤。依前使兔操杵臼,玉階桂樹閑婆娑。
姮娥還宮室,太陽有室家。天雖高,耳屬地。感臣赤心,
使臣知意。雖無明言,潛喻厥旨。有氣有形,皆吾赤子。
雖忿大傷,忍殺孩稚。還汝月明,安行于次。盡釋眾罪,
以蛙磔死。
月蝕詩效玉川子作。唐代。韓愈。 元和庚寅斗插子,月十四日三更中。森森萬木夜僵立,寒氣屃奰頑無風。月形如白盤,完完上天東。忽然有物來啖之,不知是何蟲。如何至神物,遭此狼狽兇。星如撒沙出,攢集爭強雄。油燈不照席,是夕吐焰如長虹。玉川子,涕泗下,中庭獨行。念此日月者,為天之眼睛。此猶不自保,吾道何由行。嘗聞古老言,疑是蝦蟆精。徑圓千里納女腹,何處養女百丑形。杷沙腳手鈍,誰使女解緣青冥。黃帝有四目,帝舜重其明。今天只兩目,何故許食使偏盲。堯呼大水浸十日,不惜萬國赤子魚頭生。女于此時若食日,雖食八九無嚵名。赤龍黑鳥燒口熱,翎鬣倒側相搪撐。婪酣大肚遭一飽,饑腸徹死無由鳴。后時食月罪當死,天羅磕匝何處逃汝刑。玉川子立于庭而言曰:地行賤臣仝,再拜敢告上天公。臣有一寸刃,可刳兇蟆腸。無梯可上天,天階無由有臣蹤。寄箋東南風,天門西北祈風通。丁寧附耳莫漏泄,薄命正值飛廉慵。東方青色龍,牙角何呀呀。從官百馀座,嚼啜煩官家。月蝕汝不知,安用為龍窟天河。赤鳥司南方,尾禿翅觰沙。月蝕于汝頭,汝口開呀呀。蝦蟆掠汝兩吻過,忍學省事不以汝觜啄蝦蟆。於菟蹲于西,旗旄衛毿ó。既從白帝祠,又食于蠟禮有加。忍令月被惡物食,枉于汝口插齒牙。烏龜怯奸,怕寒縮頸,以殼自遮。終令夸蛾抉汝出,卜師燒錐鉆灼滿板如星羅。此外內外官,瑣細不足科。臣請悉掃除,慎勿許語令啾嘩。并光全耀歸我月,盲眼鏡凈無纖瑕。弊蛙拘送主府官,帝箸下腹嘗其皤。依前使兔操杵臼,玉階桂樹閑婆娑。姮娥還宮室,太陽有室家。天雖高,耳屬地。感臣赤心,使臣知意。雖無明言,潛喻厥旨。有氣有形,皆吾赤子。雖忿大傷,忍殺孩稚。還汝月明,安行于次。盡釋眾罪,以蛙磔死。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雨中過韶州。明代。朱綝。 船下韶瀧日欲晡,四山云起景模糊。沙鷗沖雨頻來去,汀樹迷煙半有無。作客又驚三月暮,思家其柰一身孤。愁懷浩浩渾如醉,獨倚篷窗聽鷓鴣。
感懷。近現代。劉咸滎。 何處桃源可問津,我生應嘆不逢辰。八年風雨搖中國,一席冠裳奪外人。民滴殘膏猶有淚,天沉殺氣久無春。葩經讀罷鬩墻句,四顧茫茫一愴神。
瞻六堂即事十首 其八。明代。羅萬杰。 閱物一雙醒眼,藏身數卷奇書。休言世事蕉鹿,輸與神仙蠹魚。
白菊 其四。。陳肇興。 銅瓶紙帳鎮相宜,一種清寒世少知。得氣本來能耐冷,出群原不在多姿。相逢縞袂霜千朵,散盡黃金月一枝。悟得此中真意處,白描還要性靈詩。
次韻曹子方運判雪中同游西湖。宋代。蘇軾。 詞源灩灩波頭展,清唱一聲巖谷滿。未容雪積句先高,豈獨湖開心自遠。云山已作歌眉淺,山下碧流清似眼。樽前侑酒只新詩,何異書魚餐蠹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