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禪心似蕩,吾道不相妨。獨悟歌還笑,誰言老更狂。
偶然寂無喧,吾了心性源。可嫌蟲食木,不笑鳥能言。
隱心不隱跡,卻欲住人寰。欠樹移春樹,無山看畫山。
居喧我未錯,真意在其間。
虜語嫌不學,胡音從不翻。說禪顛倒是,樂殺金王孫。
真隱須無矯,忘名要似愚。只將兩條事,空卻漢潛夫。
偶然五首。唐代。皎然。 樂禪心似蕩,吾道不相妨。獨悟歌還笑,誰言老更狂。偶然寂無喧,吾了心性源。可嫌蟲食木,不笑鳥能言。隱心不隱跡,卻欲住人寰。欠樹移春樹,無山看畫山。居喧我未錯,真意在其間。虜語嫌不學,胡音從不翻。說禪顛倒是,樂殺金王孫。真隱須無矯,忘名要似愚。只將兩條事,空卻漢潛夫。
僧皎然(730-799),俗姓謝,字清晝,湖州(浙江吳興)人,是中國山水詩創始人謝靈運的十世孫,唐代著名詩人、茶僧,吳興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學、佛學、茶學等方面頗有造詣。與顏真卿、靈澈、陸羽等和詩,現存皎然470首詩。多為送別酬答之作。情調閑適,語言簡淡。皎然的詩歌理論著作《詩式》。 ...
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謝,字清晝,湖州(浙江吳興)人,是中國山水詩創始人謝靈運的十世孫,唐代著名詩人、茶僧,吳興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學、佛學、茶學等方面頗有造詣。與顏真卿、靈澈、陸羽等和詩,現存皎然470首詩。多為送別酬答之作。情調閑適,語言簡淡。皎然的詩歌理論著作《詩式》。
詠桂四首 其四。宋代。朱淑真。 月待圓時花正好,花將殘后月還虧。須知天上人間物,同稟秋清在一時。
新昌縣曉行。明代。鄭善夫。 暝發新昌縣,晨臨赤土隈。秋花隨地有,渚雁與云來。雜樹炊煙出,前涇山照回。忽聞歌伐木,行路興悠哉。
三部樂 和霞盦風后木葉枯脫之作。清代。楊玉銜。 林禿山髡,掃木葉一空,似頭新沐。蠣墻薜荔,凌亂詩人吟屋。未歲寒、松柏先凋,豈梅花五月,笛聲飛玉。橫汾帆亂,又唱大風一曲。更傷揀枝旅雁,當月昏水闊,冷餐寒宿。許教壘完檐幕,焰支窗燭。問塵襟、滌除幾斛。身世淚、真盈一掬。梁月照色,荒三徑、多少余綠。
與朝陽山人張朝夜集湖亭,賦得各言其志。唐代。皎然。 洞庭孤月在,秋色望無邊。零露積衰草,寒螀鳴古田。茫茫區中想,寂寂塵外緣。從此悟浮世,胡為傷暮年。
時秋積雨霽。宋代。毛直方。 醞釀豐年付老農,挽回涼信報詩翁。巫山久暗埋寒碧,湘水初明浴晚紅。簾卷柳陰先得月,簟橫梧影早噓風。天公快我披云愿,萬里乾坤一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