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國蒼茫難重尋,此中蹤跡想知音。強停別騎山花曉,
欲吊遺魂野草深。浮世近來輕駿骨,高臺何處有黃金。
思量郭隗平生事,不殉昭王是負心。
燕昭王墓。唐代。羅隱。 戰(zhàn)國蒼茫難重尋,此中蹤跡想知音。強停別騎山花曉,欲吊遺魂野草深。浮世近來輕駿骨,高臺何處有黃金。思量郭隗平生事,不殉昭王是負心。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zhèn))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tǒng)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xù)續(xù)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xiāng)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
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zhèn))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tǒng)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xù)續(xù)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xiāng)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點絳唇。清代。顧信芳。 雨過晴窗,參差花影和簾捲。袖羅寒淺。獨立閑庭晚。新雁橫空,天寫秋云怨。斜陽岸。亂愁千點。落葉西風滿。
季夏游西山憶舊。。玄燁。 尋芳踏綠野,萬紫迷深溪。地遠峰頭闊,山高水勢低。飛花疑舊夢,煙柳促新題。沙暖鴛鴦睡,萋萋草滿堤。
徵招·天平春眺。清代。夏孫桐。 撐煙蹙霧青螺影,春山共人俱瘦。磴窄掃苔,斑冷沈沈清晝。昔游還省否。只驚得、落花偏驟。樹窟鷹呼,石潭魚靜,夕陽時候。生就薜蘿心,登臨處、依依幾番回首。萬綠又天涯,醉東風如酒。危闌留戀久。更遙看、五湖云厚。怎腸斷、一一鵑聲,送晚篷歸后。
擬古二十七首 其七。。孫承恩。 邊隅近殺氣,昴星燭天明。長矢射漢月,牧馬川原腥。揮霍風雨急,劫掠雞犬驚。黑云壓孤壘,哭聲殞三軍。羽書日夜馳,震動咸陽京。天子按劍怒,含悽憫蒼生。徵調(diào)選材勇,授鉞思豪英。制敵在素豫,得人壯長城。安得百頗牧,坐使邊塵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