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理至昭昭,心通即不遙。圣威無遠近,吾道太孤標。
辛苦蘇氓俗,端貞答盛朝。氣高吞海岳,貧甚似漁樵。
庾亮風流澹,劉寬政事超。清須遭貴遇,隱已被誰招。
栗塢修禪寺,仙香寄石橋。風雷巡稼穡,魚鳥合歌謠。
視事私終殺,憂民態亦凋。道高無不及,恩甚固難消。
大寇山難隔,孤城數合燒。烽煙終日起,湯沐用心燋。
勇義排千陣,誅鋤擬一朝。誓盟違日月,旌旆過寒潮。
古驛江云入,荒宮海雨飄。仙松添瘦碧,天驥減豐膘。
似在陳兼衛,終為宋與姚。已觀云似鹿,即報首皆梟。
盡愿回清鏡,重希在此條。應憐千萬戶,禱祝向唐堯。
避地毗陵上王慥使君(時黃賊陷東陽公避地于浙右)。唐代。貫休。 至理至昭昭,心通即不遙。圣威無遠近,吾道太孤標。辛苦蘇氓俗,端貞答盛朝。氣高吞海岳,貧甚似漁樵。庾亮風流澹,劉寬政事超。清須遭貴遇,隱已被誰招。栗塢修禪寺,仙香寄石橋。風雷巡稼穡,魚鳥合歌謠。視事私終殺,憂民態亦凋。道高無不及,恩甚固難消。大寇山難隔,孤城數合燒。烽煙終日起,湯沐用心燋。勇義排千陣,誅鋤擬一朝。誓盟違日月,旌旆過寒潮。古驛江云入,荒宮海雨飄。仙松添瘦碧,天驥減豐膘。似在陳兼衛,終為宋與姚。已觀云似鹿,即報首皆梟。盡愿回清鏡,重希在此條。應憐千萬戶,禱祝向唐堯。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
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山林樂四首 其二。宋代。俞德鄰。 山林何所樂,佳興四時同。琴罷庭留月,酒殘松度風。鶴歸蒼漢外,猿叫碧蘿中。卻笑磻溪叟,區區理釣筒。
銅雀臺。元代。陳孚。 古臺百尺生野蒿,昔誰筑此當涂高。上有三千金步搖,滿陵寒柏圍鳳綃。西飛燕子東伯勞,塵間泉下路迢迢。龍帳銀箏紫檀槽,怨入漳河翻夜濤。人生過眼草上露,白骨何由見歌舞。獨不念漢家長陵一抔土,玉柙珠襦鎖秋雨。
曉起用麟孫韻。元代。劉詵。 七月今年涼氣高,墻東古木夜蕭騷。孤城殘月角初動,野屋秋風雞亂號。萬事惟馀雙短鬢,百齡須用幾綈袍。故人莫薦揚雄賦,衰老難勝執戟勞。
再次辛字韻。明代。邊貢。 遠拋卮酒避芳辛,靜對煙空月半輪。門掩綠苔真自逸,案堆黃卷不全貧。非才敢竊明時位,多病愁看故里春。詩侶釣朋俱出飲,也應回憶倦游人。
四禽圖 其三。明代。李東陽。 碧林紅葉驚飛鳥,江上秋風下來早。雁去鴻辭煙水空,蒹葭落盡芙蓉老。原頭鹡鸰如有知,應憐歲暮得同棲。枝間戴勝聲不住,應憶春園初降時。山林動物各有托,野雉分明出叢薄。見說豐年少網羅,低飛不及高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