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形求得相,事事未嘗眠。霖雨方為雨,非煙豈是煙。
童收庭樹果,風(fēng)曳案頭箋。仲虺專為誥,何充雅愛禪。
靜嫌山色遠(yuǎn),病是酒杯偏。蜩響初穿壁,蘭芽半出磚。
堂懸金粟像,門枕御溝泉。旦沐雖頻握,融帷孰敢褰。
德高群彥表,善植幾生前。修補(bǔ)烏皮幾,深藏子敬氈。
扶持千載圣,瀟灑一聲蟬。棋陣連殘月,僧交似大顛。
常知生似幻,維重直如弦。餅憶莼羹美,茶思岳瀑煎。
只聞溫樹譽(yù),堪鄙竹林賢。脫穎三千士,馨香四十年。
寬平開義路,淡濘潤清田。哲后知如子,空王夙有緣。
對歸香滿袖,吟次月當(dāng)川。休說慚如揵,堯天即梵天。
和韋相公見示閑臥。唐代。貫休。 刻形求得相,事事未嘗眠。霖雨方為雨,非煙豈是煙。童收庭樹果,風(fēng)曳案頭箋。仲虺專為誥,何充雅愛禪。靜嫌山色遠(yuǎn),病是酒杯偏。蜩響初穿壁,蘭芽半出磚。堂懸金粟像,門枕御溝泉。旦沐雖頻握,融帷孰敢褰。德高群彥表,善植幾生前。修補(bǔ)烏皮幾,深藏子敬氈。扶持千載圣,瀟灑一聲蟬。棋陣連殘月,僧交似大顛。常知生似幻,維重直如弦。餅憶莼羹美,茶思岳瀑煎。只聞溫樹譽(yù),堪鄙竹林賢。脫穎三千士,馨香四十年。寬平開義路,淡濘潤清田。哲后知如子,空王夙有緣。對歸香滿袖,吟次月當(dāng)川。休說慚如揵,堯天即梵天。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jìn)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jīng)》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yuǎn)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
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jìn)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jīng)》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yuǎn)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子昂逸馬圖。元代。袁桷。 神駿飄飄得自閒,天池飛躍下塵寰。青絲絡(luò)首誰收得,留與春風(fēng)十二閑。
樊川。清代。李宗渭。 司勛去已久,零落野人家。一夜杜陵雨,滿村山杏花。鬢絲天共老,歸思客長嗟。蹋草行吟遍,樊川春日斜。
游靈山二首。宋代。袁燮。 何人題作一靈山,千古佳名不可刊。欲識此聲非浪得,試于高處一憑欄。
惠山寺與子羽話別。明代。華察。 看山不覺暝,月出禪林幽。夜靜見空色,身閑忘去留。疏鐘隔云度,殘葉映泉流。此地欲為別,諸天生暮愁。
嶺上見大江及匡廬諸峰。。項安世。 背立梧桐嶺,面對匡廬峰。江流過其下,渺渺去朝宗。萬山左右衛(wèi),如陣復(fù)如墉。壯哉天地間,偉觀人所鐘。自有此山來,來往賞憧憧。豈是千載人,無有此心胸。定應(yīng)出圣宅,山鬼閟其蹤。茲行亦奇事,突兀肯相供。多言恐怒來,急下扶吾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