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穆濬哲,維清緝熙。肅事昭配,永言孝思。
滌濯靜嘉,馨香在茲。神之聽之,用受福釐。
郊廟歌辭。祭汾陰樂章。南呂羽。唐代。韓休。 於穆濬哲,維清緝熙。肅事昭配,永言孝思。滌濯靜嘉,馨香在茲。神之聽之,用受福釐。
韓休(673年-740年6月8日),字良士,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唐朝宰相,鳳閣舍人韓大敏之侄,洛州司戶韓大智之子。韓休出身于昌黎韓氏,制舉入仕,后被舉為賢良,歷任左補闕、主爵員外郎、中書舍人、禮部侍郎、虢州刺史、工部侍郎、尚書右丞。開元二十一年(733年),韓休受到中書令蕭嵩的舉薦,擔任黃門侍郎、同平章事。他生性剛直,數次犯言直諫,因與蕭嵩產生矛盾,被罷為工部尚書。后加太子少師,封宜陽縣子。開元二十八年(740年),韓休病逝,時年六十八歲,追贈揚州大都督,謚號文忠。寶應元年(762年),唐肅宗又追贈韓休為太子太師。 ...
韓休。 韓休(673年-740年6月8日),字良士,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唐朝宰相,鳳閣舍人韓大敏之侄,洛州司戶韓大智之子。韓休出身于昌黎韓氏,制舉入仕,后被舉為賢良,歷任左補闕、主爵員外郎、中書舍人、禮部侍郎、虢州刺史、工部侍郎、尚書右丞。開元二十一年(733年),韓休受到中書令蕭嵩的舉薦,擔任黃門侍郎、同平章事。他生性剛直,數次犯言直諫,因與蕭嵩產生矛盾,被罷為工部尚書。后加太子少師,封宜陽縣子。開元二十八年(740年),韓休病逝,時年六十八歲,追贈揚州大都督,謚號文忠。寶應元年(762年),唐肅宗又追贈韓休為太子太師。
西郊秋興十首 其十。明代。何景明。 古人歌舞地,今日幾豪華。世事那能定,吾生詎有涯。秋蟲不去戶,寒雁各依沙。獨少高陽侶,時時過酒家。
題鵪鶉圖為都事李鴻漸賦。。劉崧。 鶉居鷇食見天機,躑躅蓬茆顧影稀。長憶野田秋日晚,馬頭驚起一雙飛。
嘲燈花鵲噪。明代。于謙。 鵲噪燈花亦偶然,人間喜信只虛傳。朝朝暮暮知多少,誤卻歸期又隔年。
自甲浦道太湖四十里見異香諸山喜而有作。明代。沈周。 清苕達宜興,道湖已成算。仆夫卻告難,風浪卒莫玩。勸我陟山麓,正爾免憂患。彼此有得失,我臆殊未斷。譬山行見湖,昏昏秪浩瀚。何如行湖中,坐見山秀爛。仆尚請決筮,得《需》利在彖。毅然促飛櫓,猛進不復懦。探穴有虎子,履險獲奇觀。出浦即會勝,列障擁一岸。遙思攬吳香,妄意覓仙幔。群聳西若監,巨浸東罔畔。天謂湖太淫,設此似按攤。云濤日沖撞,石趾力抵捍。輸贏各無能,兩壘對楚漢。我行鋒鏑間,便以老命判。山疑相慰藉,逐逐笑供玩。始有舟楫虞,盡被山破散。山亦有情狀,要我綺語贊。氣聚勢則附,形散脈復貫。遠近相衍迤,中自存博換。雖靜有動機,萬態紛變亂。虬龍徐蜿蜒,獅猊悍奔竄。夷突各不一,小大略相半。正展芙蓉屏,橫亙蒼玉案。晴縠縐日光,莫熨錦繡段。金庭與玉柱,遠弄波影燦。歷眼四十程,續續青不斷。平生詫傳聞,信美非謾讕。修辭聊梗槩,歸憶庶可按。
行界牌源道次小憩民舍。元代。柳貫。 小谷疏林受數家,年芳猶有刺桐花。白云不為青山地,截斷前峰兩髻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