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事中宵夢不成,一身無那萬愁并。飄零蹤跡隨蓬轉,澹泊生涯費舌耕。
短蠟燒殘寒漏永,慈烏啼斷月華明。年來多少傷心恨,都付梅花曉角聲。
和屈寓庵寫愁韻。唐代。龔詡。 底事中宵夢不成,一身無那萬愁并。飄零蹤跡隨蓬轉,澹泊生涯費舌耕。短蠟燒殘寒漏永,慈烏啼斷月華明。年來多少傷心恨,都付梅花曉角聲。
龔詡(1381~1469)明代學者。一名翊,字大章,號純庵,南直隸蘇州府昆山(今屬江蘇)人。建文時為金川門卒,燕兵至,慟哭遁歸,隱居授徒,后周忱巡撫江南,兩薦為學官,堅辭,有《野古集》。 ...
龔詡。 龔詡(1381~1469)明代學者。一名翊,字大章,號純庵,南直隸蘇州府昆山(今屬江蘇)人。建文時為金川門卒,燕兵至,慟哭遁歸,隱居授徒,后周忱巡撫江南,兩薦為學官,堅辭,有《野古集》。
曹仁憲謹榮壽 其二。元代。黃璋。 斯文今有主,一代頌鴻儒。道紹二程學,齡登九老圖。化裁金作礪,持守玉為壺。我輩蒙嘉惠,稱揚豈近諛。
秋夜。宋代。張玉娘。 暮聲雜鳴葉,靈籟生郊墟。白霧脆楊柳,秋水翻芙蕖。蟾蜍澹簾箔,機杼織寒虛。幾度思蘋藻,茫然愧鹿車。
都中喜晤寶山侄攜眷自蜀歸省并應順天鄉試二首 其一。。金朝覲。 萬里嘗辛苦,高堂尚倚門。白云何處遠,青眼幾人存。邁跡昌宗祏,觀光近帝閽。嗟予猶碌碌,十載事雞豚。
酬李寄軒。。釋智愚。 寄傲知何所,行藏匪一軒。究心無別旨,鳴道有來源。未先通理不,聲詩不在言。相期湖上寺,執手聽啼猿。
和張秘丞燈夕韻四首。宋代。劉克莊。 公丞赤地饑荒后,一念通天立致和。永日庭中私謁少,豐年陌上醉人多。更生昔忝陪藜杖,臣甫今寧想玉珂。益郡樂歌何足擬,要書善政續歸禾。
李中令挽詞二首 其一。宋代。宋祁。 家賜齊侯履,人推郤縠文。結婚榮外館,謀帥得中軍。盛集追園蓋,遒章托隴云。不圖新渚畔,更作死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