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觀世道,首重在人心。天地縱多故,此志終昭森。
其或不然者,天地且胥沉。是以子孟子,苦口距诐淫。
斯人方寸地,治亂所侵尋。奚止中流壺,區區千黃金。
自從炎漢后,二千年于今。人心雖日替,猶仗一線任。
有時見皎日,一啟昏霾陰。有時遇震雷,一發啞鐘瘖。
支架此大造,廓清良有壬。胡為邇日來,澆薄不可禁。
凌夷成痼疾,沉綿日以深。漸且入膏肓,醫和無能針。
四民縱殷阜,亦復非好音。而況日局促,游魚在沸鬵。
普天苦人滿,衣食難為周。農也頗力耕,所苦乏田疇。
再易三易地,高價十倍求。商也更大耗,子母不見酬。
架虛以欺人,強半成漏舟。桓桓者兵耶,簡練尤繆悠。
其寔乃市人,何以稱好仇。更有諸勛術,生齒日以稠。
不耕而不織,糜餉坐若流。勢且蔑可繼,道在豫為謀。
空教圣天子,玉燭親綱繆。諸公稱股肱,而徒安茍偷。
足食與足兵,果何道之由。文章雖小道,元氣所節宣。
三才有橐鑰,冥冥噓其間。隨運為降升,良亦非茍然。
列朝諸著述,大概略可言。有人一振之,旋轉蓋如環。
而今胡日下,東流勢不還。強者成梟狐,弱者成寒蟬。
天地失正聲,莫遏群兒喧。其在洪范中,咎徵豈無端。
杞人竊搔首,作詩志憂患。
感懷。唐代。全祖望。 古人觀世道,首重在人心。天地縱多故,此志終昭森。其或不然者,天地且胥沉。是以子孟子,苦口距诐淫。斯人方寸地,治亂所侵尋。奚止中流壺,區區千黃金。自從炎漢后,二千年于今。人心雖日替,猶仗一線任。有時見皎日,一啟昏霾陰。有時遇震雷,一發啞鐘瘖。支架此大造,廓清良有壬。胡為邇日來,澆薄不可禁。凌夷成痼疾,沉綿日以深。漸且入膏肓,醫和無能針。四民縱殷阜,亦復非好音。而況日局促,游魚在沸鬵。普天苦人滿,衣食難為周。農也頗力耕,所苦乏田疇。再易三易地,高價十倍求。商也更大耗,子母不見酬。架虛以欺人,強半成漏舟。桓桓者兵耶,簡練尤繆悠。其寔乃市人,何以稱好仇。更有諸勛術,生齒日以稠。不耕而不織,糜餉坐若流。勢且蔑可繼,道在豫為謀。空教圣天子,玉燭親綱繆。諸公稱股肱,而徒安茍偷。足食與足兵,果何道之由。文章雖小道,元氣所節宣。三才有橐鑰,冥冥噓其間。隨運為降升,良亦非茍然。列朝諸著述,大概略可言。有人一振之,旋轉蓋如環。而今胡日下,東流勢不還。強者成梟狐,弱者成寒蟬。天地失正聲,莫遏群兒喧。其在洪范中,咎徵豈無端。杞人竊搔首,作詩志憂患。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學家、文學家,浙東學派重要代表,字紹衣,號謝山,學者稱謝山先生,浙江鄞縣(今鄞州區洞橋鎮沙港村)人。曾主講于浙江蕺山書院,廣東端溪書院。上承清初黃宗羲經世致用之學,博通經史,在學術上推崇黃宗羲、萬斯同,于南明史實廣為搜羅纂述,貢獻甚大,其著作極為豐富,達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數學術著作用力極深。其主要著作有:《鮚埼亭集》、《困學紀聞三箋》、《七校水經注》、《續甬上耆舊詩》、《經史問答》、《讀易別錄》、《漢書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學家、文學家,浙東學派重要代表,字紹衣,號謝山,學者稱謝山先生,浙江鄞縣(今鄞州區洞橋鎮沙港村)人。曾主講于浙江蕺山書院,廣東端溪書院。上承清初黃宗羲經世致用之學,博通經史,在學術上推崇黃宗羲、萬斯同,于南明史實廣為搜羅纂述,貢獻甚大,其著作極為豐富,達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數學術著作用力極深。其主要著作有:《鮚埼亭集》、《困學紀聞三箋》、《七校水經注》、《續甬上耆舊詩》、《經史問答》、《讀易別錄》、《漢書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除夕。明代。邱云霄。 浮生荏苒年光盡,舊業凄涼壯志違。醉里自憐傷古調,燈前兒舞試新衣。千家爆竹城闉莫,一箸柔蔬酒力微。白發總能知歲改,青山依舊對柴扉。
贈揭景哲茂才別。元代。范梈。 司揭本楚官,子孫以官氏。揭陽漢建侯,氏實出于史。同源而異流,流各昧其源。泛舟在中河,安得窮昆侖?驅馬燕山市,路逢子揭子。為我述其先,本自司揭始。及乎旴徙洪,著與揭陽通。以茲究其源,瀕海而南東。南東煙濤惡,將身犯蛟鱷。遠拜故侯墳,遺蹤尚如昨。歸來見翰林,贈以雙南金。集賢亦敬嘆,高文留賞音。二公天下士,子亦庭階美。胡不攬家氈?黃朱耀閭里。九萬扶搖風,相看尚轉蓬。高樓有橫笛,送雁上長空。
寄息耘。元代。德祥。 顏顏白發人,窄窄黃茅屋。田園不愿多,衣食聊自足。狂來溪上行,長歌飲溪綠。家藏一束書,懶教兒孫讀。此意誰可知,高松與修竹。
屏翁領諸孫小集亦龍弟野亭君玉即席有詩次韻。宋代。戴炳。 結屋新亭好,登臨雅興長。心融八窗白,塵隔九衢黃。泛菊金英碎,嘗粳玉顆香。更期梅著蕊,來賞小春光。
同崔太史張侍御飲周都閫亭子。明代。何景明。 公主山亭在,元戎小隊回。碧沙沾細雨,白日映輕雷。已并花邊駿,難孤竹下杯。良宵可乘興,歸騎莫頻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