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鉤鸞柱調鸚鵡,宛轉留春語。云屏冷落畫堂空,
薄晚春寒、無奈落花風¤
搴簾燕子低飛去,拂鏡塵鶯舞。不知今夜月眉彎,
誰佩同心雙結、倚闌干。
春風拂拂橫秋水,掩映遙相對。只知長作碧窗期,
誰信東風、吹散彩云飛¤
銀屏夢與飛鸞遠,只有珠簾卷。楊花零落月溶溶,
塵掩玉箏弦柱、畫堂空。
虞美人。五代。馮延巳。 玉鉤鸞柱調鸚鵡,宛轉留春語。云屏冷落畫堂空,薄晚春寒、無奈落花風¤搴簾燕子低飛去,拂鏡塵鶯舞。不知今夜月眉彎,誰佩同心雙結、倚闌干。春風拂拂橫秋水,掩映遙相對。只知長作碧窗期,誰信東風、吹散彩云飛¤銀屏夢與飛鸞遠,只有珠簾卷。楊花零落月溶溶,塵掩玉箏弦柱、畫堂空。
馮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廣陵(今江蘇省揚州市)人。在南唐做過宰相,生活過得很優裕、舒適。他的詞多寫閑情逸致辭,文人的氣息很濃,對北宋初期的詞人有比較大的影響。宋初《釣磯立談》評其“學問淵博,文章穎發,辯說縱橫”,其詞集名《陽春集》。 ...
馮延巳。 馮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廣陵(今江蘇省揚州市)人。在南唐做過宰相,生活過得很優裕、舒適。他的詞多寫閑情逸致辭,文人的氣息很濃,對北宋初期的詞人有比較大的影響。宋初《釣磯立談》評其“學問淵博,文章穎發,辯說縱橫”,其詞集名《陽春集》。
雙桃寄鞏經略三首。宋代。姜特立。 世間固有無情物,天上寧無有慾仙。想得武陵人去后,精神交感此因緣。
答楊銀臺實夫。明代。周倫。 華省得高彥,道誼端可即。暌違苦炎熱,書記每相憶。因擬翠微寺,侵晨計登陟。適我絆公事,躋馬復停勒。薄午始入山,石磴恒喘息。諸老巳偕至,樽俎羅酒食。解衣各就坐,虛禮厭繁飾。候吏戒遠去,各令息足力。掀簾覿遐景,迢遞詎堪測。三山接江渚,連江亙如翊。云深忽復斷,萬象筵幾逼。須臾出畫圖,一似曾剪拭。漠漠水田白,隱隱露溝洫。誰當擘泰華,高下平崄仄。斜日墜林杪,飛鳥斂歸翼。茲游滌煩暑,涼思滿胸臆。
掬水月在手。宋代。朱淑真。 無事江頭弄碧波,分明掌上見嫦娥。不知李謫仙人在,曾向江頭捉得么。
挽戴南灣。明代。陳龍。 南浦蒹葭覆釣舟,草堂人去水空流。凄涼煙月滄洲晚,憔悴霜風玉樹秋。身世百年同逆旅,功名兩字等浮漚。史臣異日書高潔,東漢嚴光是匹儔。
與謝石秋、星樓、林湘畹、黃茂笙游岡山超峰寺中途遇雨 其一。近現代。許南英。 游憩超峰寺,登車日已曛。暮天銷薄靄,秋雨釀濃云。老去思依佛,閒來欲與君。西風吹斷雁,拭淚拜孤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