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影燈前,簫聲酒外,獨鶴華表重歸。舊雨殘云仍在,門巷都非。愁結春情迷醉眼,老憐秋鬢倚蛾眉。難忘處,猶恨繡籠,無端誤放鶯飛。
當時。征路遠,歡事差,十年輕負心期。楚夢秦樓相遇,共嘆相違。淚香沾濕孤山雨,瘦腰折損六橋絲。何時向,窗下翦殘紅燭,夜杪參移。
晝錦堂(中呂商)。宋代。吳文英。 舞影燈前,簫聲酒外,獨鶴華表重歸。舊雨殘云仍在,門巷都非。愁結春情迷醉眼,老憐秋鬢倚蛾眉。難忘處,猶恨繡籠,無端誤放鶯飛。當時。征路遠,歡事差,十年輕負心期。楚夢秦樓相遇,共嘆相違。淚香沾濕孤山雨,瘦腰折損六橋絲。何時向,窗下翦殘紅燭,夜杪參移。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
吳文英。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子陵祠下再賦一首。明代。區大相。 吾觀嚴子陵,豈缺經世務。玄纁三往反,始識洛陽路。親勞萬乘問,不肯回頭顧。偃仰帝座上,臥起道情愫。耕釣還越山,永絕弋人慕??托枪⑶?,釣臺出煙霧。溪碧澄人心,磴險難予步。觸物賞既多,懷人情亦屢。寄言臺下客,此非問津渡。
減字木蘭花 其二 壽隱士。兩漢。佚名。 一丘一壑。野鶴孤云隨處樂。篆帶紗巾。且與筠莊作主人。高山流水。指下風生千古意。壽慶年年。長在新秋六日前。
同苗發慈恩寺避暑。唐代。李端。 追涼尋寶剎,畏日望璇題。臥草同鴛侶,臨池似虎溪。樹閑人跡外,山晚鳥行西。若問無心法,蓮花隔淤泥。
贈周仲鳴進士四首 其四。明代。林光。 斯文曾未識荊州,多少明珠惜暗投。畫舫莫隨流水去,白云多被好山留。掃除俗慮新茅筆,披過寒冬老布裘。未了乾坤男子事,幾宜擔負幾宜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