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宇著垂象,日月共回旋。因何明月,偏被指點古來傳。
浪語修成七寶,漫說霓裳九奏,阿姊最嬋娟。憤激書青奏,伏愿聽臣言。
詔六丁,驅狡兔,屏癡蟾。移根老桂,種在歷歷白榆邊。
深鎖廣寒宮殿,不許姮娥歌舞,按次守星躔。永使無虧缺,長對日團圓。
水調(diào)歌頭 其五 對月有感。宋代。朱敦儒。 天宇著垂象,日月共回旋。因何明月,偏被指點古來傳。浪語修成七寶,漫說霓裳九奏,阿姊最嬋娟。憤激書青奏,伏愿聽臣言。詔六丁,驅狡兔,屏癡蟾。移根老桂,種在歷歷白榆邊。深鎖廣寒宮殿,不許姮娥歌舞,按次守星躔。永使無虧缺,長對日團圓。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陽人。歷兵部郎中、臨安府通判、秘書郎、都官員外郎、兩浙東路提點刑獄,致仕,居嘉禾。紹興二十九年(1159)卒。有詞三卷,名《樵歌》。朱敦儒獲得“詞俊”之名,與“詩俊”陳與義等并稱為“洛中八俊” (樓鑰《跋朱巖壑鶴賦及送閭丘使君詩》) ...
朱敦儒。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陽人。歷兵部郎中、臨安府通判、秘書郎、都官員外郎、兩浙東路提點刑獄,致仕,居嘉禾。紹興二十九年(1159)卒。有詞三卷,名《樵歌》。朱敦儒獲得“詞俊”之名,與“詩俊”陳與義等并稱為“洛中八俊” (樓鑰《跋朱巖壑鶴賦及送閭丘使君詩》)
繇佛山溯流仙城望海珠寺。明代。謝元汴。 敢以批鱗筆,來探江上珠。流多興廢事,寫出霸王圖。黃纛蠻君貴,牂牁漢跡孤。不須臨碣石,炎澥小蓬壺。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其一○六。宋代。釋祖欽。 禪,樹止叫喧喧。道,門前風浩浩。冷地思量真可笑。笑什么,等閑拾得一顆蘇州梨,看來卻是青州棗。
發(fā)虹縣。宋代。孔平仲。 驅馬汴河西,從此游帝鄉(xiāng)。瞻言驛堠短,喜及春日長。碧瓦映茅茨,人煙密相望。芻茭足供馬,亦有酒可嘗。旁觀波瀾起,萬柁攢舟航。一跌性命已,豈惟肌骨傷。不如榆柳堤,中路穩(wěn)騰驤。去家漸及旬,猶走淮楚疆。卻視故山隱,忽在天一方。東軒復難到,蘭芷媚幽香。馳光不可留,游女已采桑。
病起小齋即事。。郭諫臣。 不到名園久,春殘花事稀。林香還入坐,草色欲沾衣。喬木干青漢,層臺落翠微。平生耽勝賞,日暮竟忘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