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路不在地,馬蹄徒苦辛。上國聞姓名,不如山中人。
大宅滿六街,此身入誰門。愁心日散亂,有似空中塵。
白露下長安,百蟲鳴草根。方當秋賦日,卻憶歸山村。
靜女頭欲白,良媒況我鄰。無令苦長嘆,長嘆銷人魂。
長安旅舍紓情投先達(一作長安抒懷寄知己)。唐代。劉駕。 岐路不在地,馬蹄徒苦辛。上國聞姓名,不如山中人。大宅滿六街,此身入誰門。愁心日散亂,有似空中塵。白露下長安,百蟲鳴草根。方當秋賦日,卻憶歸山村。靜女頭欲白,良媒況我鄰。無令苦長嘆,長嘆銷人魂。
劉駕,唐(約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司南,江東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與曹鄴友善,俱工古風。鄴先及第,不忍先歸,待于長安。辛文房稱其“詩多比興含蓄,體無定規,興盡即止,為時所宗。”(《唐才子傳》卷七)其詩較有社會內容,如《反賈客樂》反映農民疾苦,《有感》抨擊邊將腐化,《棄婦》表現對被遺棄婦女的同情,都是晚唐較好的作品。《直齋書錄解題》著錄有詩集一卷,《全唐詩》錄存其詩六十八首,編為一卷。事跡見其《唐樂府十首序)) 、《唐摭言》卷四、《唐才子傳》卷七。《全唐詩》錄存其詩六十八首,編為一卷。 ...
劉駕。 劉駕,唐(約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司南,江東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與曹鄴友善,俱工古風。鄴先及第,不忍先歸,待于長安。辛文房稱其“詩多比興含蓄,體無定規,興盡即止,為時所宗。”(《唐才子傳》卷七)其詩較有社會內容,如《反賈客樂》反映農民疾苦,《有感》抨擊邊將腐化,《棄婦》表現對被遺棄婦女的同情,都是晚唐較好的作品。《直齋書錄解題》著錄有詩集一卷,《全唐詩》錄存其詩六十八首,編為一卷。事跡見其《唐樂府十首序)) 、《唐摭言》卷四、《唐才子傳》卷七。《全唐詩》錄存其詩六十八首,編為一卷。
江湖。宋代。陳必復。 江湖路遠總風波,欲各山中制芰荷。黃葉落來秋色晚,亂鴉歸處夕陽多。慣經世態知時異,拙為身謀惜歲過。有屋一區田二頃,分無清夢到鳴珂。
次韻程給事書院浣紗石二首 其一。宋代。趙抃。 傾國鉛黃不假施,吳兵勍敵頓凌夷。苧羅石在千馀載,好事公今尚作詩。
寫懷。明代。張羽。 心上無俗事,禪余只好吟。命窮甘白屋,身健直黃金。世路劍關險,侯門滄海深。虛名何必尚,吾志在山林。
和育王十二題·明月臺。。李覯。 月色固無改,臺基亦不壞。嗟哉翫月人,古來誰更在。
角招 其一。元代。邵亨貞。 夢云杳。東風外,畫闌倚遍寒峭。小梅春正好。護憶故園,花滿林沼。天荒地老。但暗惜、王孫芳草。鶴發仙翁洞里,為分得一枝來,便迎人索笑。窗曉。冷香窈靄,幽情雅澹,不減孤山道。舊愁渾欲掃。卻明朝、新愁縈繞。何郎易惱。且約住、傷春懷抱。彩筆風流未少。更何日、玉簫吹,金尊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