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日千門,紫煙雙闕,瓊林又報春回。殿閣風微,當時去燕還來。五侯池館頻開。探芳菲、走馬天街。重簾人語,轔轔繡軒,遠近輕雷。
雕觴霞滟,翠幕云飛,楚腰舞柳,宮面妝梅。金猊夜暖、羅衣暗裊香煤。洞府人歸,放笙歌、燈火下樓臺。蓬萊。猶有花上月,清影徘徊。
宴春臺慢(仙呂宮)。宋代。張先。 麗日千門,紫煙雙闕,瓊林又報春回。殿閣風微,當時去燕還來。五侯池館頻開。探芳菲、走馬天街。重簾人語,轔轔繡軒,遠近輕雷。雕觴霞滟,翠幕云飛,楚腰舞柳,宮面妝梅。金猊夜暖、羅衣暗裊香煤。洞府人歸,放笙歌、燈火下樓臺。蓬萊。猶有花上月,清影徘徊。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人。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曾任安陸縣的知縣,因此人稱“張安陸”。天圣八年進士,官至尚書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間。曾與梅堯臣、歐陽修、蘇軾等游。善作慢詞,與柳永齊名,造語工巧,曾因三處善用“影”字,世稱張三影。 ...
張先。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人。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曾任安陸縣的知縣,因此人稱“張安陸”。天圣八年進士,官至尚書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間。曾與梅堯臣、歐陽修、蘇軾等游。善作慢詞,與柳永齊名,造語工巧,曾因三處善用“影”字,世稱張三影。
九日登高蓋山憶舊游。明代。鄭善夫。 此日經過高蓋下,忽憶去年高蓋峰。秪見黃花似往日,那堪衰鬢向秋風。煙霞不斷重陽路,勛業猶疑三徑松。舊國蕭條歲復晏,布袍芒屩意何窮。
小雨效韋體。宋代。張耒。 午景蔽浮云,芳林散清雨。虛窗度遙吹,稍覺青葉舉。殘蔬知夏余,隕葉兆秋序。幽獨無往來,烹茶誰晤誰。
廬山道中。宋代。董嗣杲。 疊疊蒼巒別是天,往來即是地行仙。撥云峰底落紅雨,冷翠谷中浮紫煙。樹色凈依山色古,樵聲清共瀑聲傳。遠公不作淵明醉,結社徒然懷白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