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才過七夕,又近中元,素秋時候。月皎風高,漸涼生襟袖。灝氣澄凝,是誰清白,應此□□秀。味洗膏粱,才侔沈謝,三朝勛舊。
好是新來,日臨連帥,化格黔黎,政歸仁厚。早禱群祠,有雨隨車驟。愿與寰區,共資膏澤,歲歲稱眉壽。孝感靈泉,涓涓不絕,斟為醇酎。
醉蓬萊。宋代。楊無咎。 正才過七夕,又近中元,素秋時候。月皎風高,漸涼生襟袖。灝氣澄凝,是誰清白,應此□□秀。味洗膏粱,才侔沈謝,三朝勛舊。好是新來,日臨連帥,化格黔黎,政歸仁厚。早禱群祠,有雨隨車驟。愿與寰區,共資膏澤,歲歲稱眉壽。孝感靈泉,涓涓不絕,斟為醇酎。
楊無咎(1097~1171)字補之,楊一作揚,一說名補之,字無咎。自號逃禪老人、清夷長者、紫陽居士。臨江清江(今江西樟樹)人,寓居洪州南昌。繪畫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畫師法李公麟。書學歐陽詢,筆勢勁利。今存《逃禪詞》一卷,詞多題畫之作,風格婉麗。生平事跡見《宋史翼》卷三六。 ...
楊無咎。 楊無咎(1097~1171)字補之,楊一作揚,一說名補之,字無咎。自號逃禪老人、清夷長者、紫陽居士。臨江清江(今江西樟樹)人,寓居洪州南昌。繪畫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畫師法李公麟。書學歐陽詢,筆勢勁利。今存《逃禪詞》一卷,詞多題畫之作,風格婉麗。生平事跡見《宋史翼》卷三六。
鵲橋仙。明代。沈宜修。 輕花拂露,長空掛月,人在秋香院小。盈盈一水兩相思,■能得、佩環聲繞。銖衣羅薄,翠蛾愁損,試向瓊綃低告。無端窗外曉光催,掩泣望、星橋又杳。
題謝孝子。清代。趙良栻。 娛親仍著老萊衣,慈竹平安愿已違。北斗香焚虔午夜,西山景迫戀春暉。誠通神鬼幽蘭潔,夢入池塘寸草腓。十有八年如一日,抱鐺孺慕等依依。
晨謁宮門小雨初過。宋代。宋庠。 宮漏籤聲急,天街雨腳微。曉寒凌禁樹,春氣裛朝衣。瑞霧輕猶濕,香塵重不飛。雞人傳鑰出,華旭滿丹闈。
謝烏鵲。宋代。劉宰。 朝來不成寐,啼鳥繞西東。似欲砭我愚,無虞終有兇。挽衣行太息,飛鳴鵲當空。似欲慰我心,正直神所容。舉手謝鳥鵲,尤喜當何從。吉兇兩不到,我在阿堵中。
蒲節過分春館感賦二首 其二。近現代。余菊庵。 昔同潦倒負清狂,一別卅年各自忙。今日相逢何限感,危機躲盡鬢盈霜。
和諸庵花光十梅頌 其三。。王柏。 空里翻身透出,風前玉立精神。百草頭邊未覺,還他獨占先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