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山中人,對山輒忻然。蹉跎落世網,欲去常拘牽。
蒼鷹著珠韝,側腦思高騫。青絲絡奔驥,擺脫意乃便。
抑郁不自聊,沉冥向誰宣。長懷昭亭山,積翠摩青天。
下有千柱宮,突兀數百年。往者雪中游,群峰玉回旋。
飛閣出木末,下睨春無邊。堂中二老人,龍象開法筵。
炯炯月在空,浩浩海納川。應庵默無言,妙處心已傳。
如庵說千偈,微辭諦真詮。靜極炷爐熏,對床且安眠。
更欲捐冠簪,一簞寄三椽。此志竟不遂,緇塵亂歸韉。
今朝復何朝,卻望山中煙。縹緲見樓觀,鐘梵聲清圓。
我攜九節筇,飛步云蘿巔。
重入昭亭賦二十韻。宋代。張孝祥。 我本山中人,對山輒忻然。蹉跎落世網,欲去常拘牽。蒼鷹著珠韝,側腦思高騫。青絲絡奔驥,擺脫意乃便。抑郁不自聊,沉冥向誰宣。長懷昭亭山,積翠摩青天。下有千柱宮,突兀數百年。往者雪中游,群峰玉回旋。飛閣出木末,下睨春無邊。堂中二老人,龍象開法筵。炯炯月在空,浩浩海納川。應庵默無言,妙處心已傳。如庵說千偈,微辭諦真詮。靜極炷爐熏,對床且安眠。更欲捐冠簪,一簞寄三椽。此志竟不遂,緇塵亂歸韉。今朝復何朝,卻望山中煙。縹緲見樓觀,鐘梵聲清圓。我攜九節筇,飛步云蘿巔。
張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國,號于湖居士,漢族,簡州(今屬四川)人,生于明州鄞縣。宋朝詞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詞》1卷。其才思敏捷,詞豪放爽朗,風格與蘇軾相近,孝祥“嘗慕東坡,每作為詩文,必問門人曰:‘比東坡如何?’” ...
張孝祥。 張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國,號于湖居士,漢族,簡州(今屬四川)人,生于明州鄞縣。宋朝詞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詞》1卷。其才思敏捷,詞豪放爽朗,風格與蘇軾相近,孝祥“嘗慕東坡,每作為詩文,必問門人曰:‘比東坡如何?’”
泛舟三首 其二。宋代。劉敞。 雪消泉似漲,冰解舟可通。操篙不憚冷,環渚故無窮。歌詠淹短日,醉酣輕朔風。何須萬乘相,始辨鴟夷翁。
禽言 其一。明代。張弼。 得過且過,飲啄隨時度朝暮。得隴望蜀徒爾為,未知是福還是禍。得過且過。
頌一百則。。釋重顯。 要平不平,大巧若拙。若指或掌,倚天照雪。大冶兮磨礱不下,良工兮拂拭未歇。別別,珊瑚枝枝撐著月。
答盧式。明代。皇甫汸。 王風寖失古,頹波蕩自今。李生陳大雅,劉子抱文心。弱余振鴻藻,高義抗詞林。歸田守玄默,閉關謝沉吟。江左郁華彥,歲暮得盧諶。騄驥思長奮,良樂此相尋。申章粲如玉,感贈重兼金。徒然奉清奏,何由酬賞音。
磐湖秋色同諸禪侶夜坐。明代。羅萬杰。 露下空山客袂涼,殘荷新菊疊衰榮。池邊宿鳥翻林影,竹里流泉雜磬聲。是夕逢秋偏澹滟,何人對月不凄清。香甌茗碗共深坐,一室蕭然稱野情。
步虛詞二十三章 其十四。。沈鍊。 軒黃方好道,我本列仙才。每過蓬萊島,曾上凌云臺。非無遠游意,自多塵世哀。眷風回玉管,夜月隱金罍。將軍營細柳,宰相調鹽梅。丹砂即經濟,寶鼎誰能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