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沙臥甕青綀羃,浮蛆欲上真珠泣。濛漫昆山清露零,洗下云腴和玉汁。
小槽決決秋泉語,老盆艷艷春光濕。不妨力飲薦寒英,只憂秋老金膚澀。
先生何翅七不堪,袍靴裹縛肩骭急。醉鄉禮法稍寬閒,倒著接?猶許入。
南樓老子冰雪腸,咳唾珠璣紛可拾。未許王郎見短歌,已容趙壹唯長揖。
邇來鈴齋作禪觀,錦瑟間多山玉立。欲留一斗向吳興,何日南樓和月吸。
新酒熟奉懷曹使君。宋代。毛滂。 水沙臥甕青綀羃,浮蛆欲上真珠泣。濛漫昆山清露零,洗下云腴和玉汁。小槽決決秋泉語,老盆艷艷春光濕。不妨力飲薦寒英,只憂秋老金膚澀。先生何翅七不堪,袍靴裹縛肩骭急。醉鄉禮法稍寬閒,倒著接?猶許入。南樓老子冰雪腸,咳唾珠璣紛可拾。未許王郎見短歌,已容趙壹唯長揖。邇來鈴齋作禪觀,錦瑟間多山玉立。欲留一斗向吳興,何日南樓和月吸。
毛滂,字澤民,衢州江山人,約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東堂集》十卷和《東堂詞》一卷傳世。 ...
毛滂。 毛滂,字澤民,衢州江山人,約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東堂集》十卷和《東堂詞》一卷傳世。
江行雜感 其一。清代。王孫蔚。 才離越嶺又吳湄,寥落江湖憶故居。感憤千秋《鸚鵡賦》,雅騷一代《鷓鴣》詩。籬栽黃菊知今是,路入桃花自古疑。乘興莫停明月棹,輞川山色待王維。
滕縣。明代。楊起元。 疇昔之京國,荒涼見茲縣。今我復斯來,甫田昔為佃。頗聞長官仁,招集得民便。麥秀匝四野,牛羊勿履踐。但愿風雨時,民獲飽粱面。前日江淮行,稍聞趙代甸。連年苦旱魃,黔首盡離散。不覺投匕箸,豈復顧廚饌。茲土景物舒,舉目皆可忭。天人本相待,有備故無患。彼豈無父母,夫何罹此變。無乃期會繁,反令慈惠殄。征夫徒駪駪,憂喜付聞見。
楊公濟歲暮惠酒。宋代。強至。 紺瓶白酒下吟堂,洗盞傾甆肯漫嘗。寒屋自融春日面,煖杯能轉少年腸。山妻相對驚愁破,稚子無端笑飲狂。百歲光陰空自遠,醉時苦短醒時長。
庸庵同年于甲子重九集飲浦江高樓有詩紀事依。近現代。陳三立。 寄命湖船帶夢游,又依海客戀殘秋。楹書壁掛成千劫,波影花光聚一樓。映照須眉能玩世,支離皮骨故工愁。持杯各在飛鴻側,咽入天風與唱愁。
中書侍郎傅公挽詞 其二。宋代。范祖禹。 洛社瞻賢躅,書筵繼老成。聲容陪夙昔,論議想平生。節與盤山峻,名隨沇水清。草堂空舊隱,松月為誰明。
贛州豐樂長老惠宣寫予真戲贊時年七十三。宋代。周必大。 少年日醉郁孤臺,鼎立三禪屢往來。豪氣雖存誰復識,形容變盡鬢皚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