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一濯雨,斷夢失炎蒸。汗甑不復鼓,蚊雷為之停。
逡巡萬竅號,破窗風如傾。絺帷強主宰,庭砌已滿盈。
極護老稚奔,歡呼閭里情。但覺萬里返,浩蕩隨滄溟。
掠眼才閃爍,劈耳俄掀轟。豈暇計飄溺,且護嬰兒驚。
小休月在戶,卻視斗掛甍。唧唧與啾啾,次第先秋鳴。
粵從臘雪后,旱魃苦自明。焦枯病三農,芽田不滋榮。
隴畝半坼裂,幾席饒蠅虻。端若一大難,眊焉猶宿酲。
點我讀書燈,涼宵聊與征。庶幾簡牘中,暫寓蠻觸爭。
久旱湫舍殆不可遣免一夕雷雨忽作。宋代。李之儀。 半夜一濯雨,斷夢失炎蒸。汗甑不復鼓,蚊雷為之停。逡巡萬竅號,破窗風如傾。絺帷強主宰,庭砌已滿盈。極護老稚奔,歡呼閭里情。但覺萬里返,浩蕩隨滄溟。掠眼才閃爍,劈耳俄掀轟。豈暇計飄溺,且護嬰兒驚。小休月在戶,卻視斗掛甍。唧唧與啾啾,次第先秋鳴。粵從臘雪后,旱魃苦自明。焦枯病三農,芽田不滋榮。隴畝半坼裂,幾席饒蠅虻。端若一大難,眊焉猶宿酲。點我讀書燈,涼宵聊與征。庶幾簡牘中,暫寓蠻觸爭。
李之儀(1038~1117)北宋詞人。字端叔,自號姑溪居士、姑溪老農。漢族,滄州無棣(慶云縣)人。哲宗元祐初為樞密院編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從蘇軾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監內香藥庫,御史石豫參劾他曾為蘇軾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職。徽宗崇寧初提舉河東常平。后因得罪權貴蔡京,除名編管太平州(今安徽當涂),后遇赦復官,晚年卜居當涂。著有《姑溪詞》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題跋》二卷。 ...
李之儀。 李之儀(1038~1117)北宋詞人。字端叔,自號姑溪居士、姑溪老農。漢族,滄州無棣(慶云縣)人。哲宗元祐初為樞密院編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從蘇軾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監內香藥庫,御史石豫參劾他曾為蘇軾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職。徽宗崇寧初提舉河東常平。后因得罪權貴蔡京,除名編管太平州(今安徽當涂),后遇赦復官,晚年卜居當涂。著有《姑溪詞》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題跋》二卷。
照鏡。唐代。王建。 忽自見憔悴,壯年人亦疑。發緣多病落,力為不行衰。暖手揉雙目,看圖引四肢。老來真愛道,所恨覺還遲。
憶江南 其二 宮門口。近現代。楊圻。 宮門口,流水雜松風。樓殿無人丹桂落,五更風里景陽鐘。秋月滿離宮。
送何喬仲赴闕四首 其一。明代。黎民表。 招搖有桂樹,結根南海湄。蒙蘢度霜霰,皎潔常不移。以茲孤直性,貢之白玉墀。春風被蘭茝,榮耀同一時。雖有艷陽質,比君璚樹枝。明堂備榱桷,海寓瞻巍巍。丹青洵云美,玄素豈所睽。無言愧桃李,幸得仰容輝。
鵲橋仙 七夕寄外。清代。張玉珍。 纖云弄巧,玉鉤低掛,又值雙星良會。鵲回露冷夜何其,述不盡、離愁無寐。人間別后,夢沉書遠,隔斷萬重煙水。遙憐客館對孤尊,也定憶、秋來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