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到齊安,三夜語不足。
勸我勿重陳,起游西山麓。
西山隔江水,輕舟亂鳧鶩。
連峰多回溪,盛夏富草木。
杖策看萬松,流汗升九曲。
蒼茫大江涌,浩蕩眾山蹙。
上方寄云端,中寺倚巖腹。
清泉類牛乳,煩熱須一掬。
縣令知客來,行庖映修竹。
黃鵝時新煮,白酒亦近熟。
山行得一飽,看盡千山綠。
幽懷苦不遂,滯念每煩促。
歸舟浪花暝,落日金盤浴。
妻孥寄九江,此會難再卜。
君看孫討虜,百戰不搖目。
猶憐江上臺,高會飲千斛。
巾冠墮臺下,坐使張公哭。
異時君再來,攜被山中宿。
黃州陪子瞻游武昌西山。宋代。蘇轍。 千里到齊安,三夜語不足。勸我勿重陳,起游西山麓。西山隔江水,輕舟亂鳧鶩。連峰多回溪,盛夏富草木。杖策看萬松,流汗升九曲。蒼茫大江涌,浩蕩眾山蹙。上方寄云端,中寺倚巖腹。清泉類牛乳,煩熱須一掬。縣令知客來,行庖映修竹。黃鵝時新煮,白酒亦近熟。山行得一飽,看盡千山綠。幽懷苦不遂,滯念每煩促。歸舟浪花暝,落日金盤浴。妻孥寄九江,此會難再卜。君看孫討虜,百戰不搖目。猶憐江上臺,高會飲千斛。巾冠墮臺下,坐使張公哭。異時君再來,攜被山中宿。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
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海幢寺。。李符清。 城市忽已隔,林泉遂見招。盈盈涉珠江,望眼增迢遙。小艇呼蜑人,駕以木蘭橈。僧雛解好事,為我茶瓜要。入門優曇香,花雨氤氳飄。長林蔽修景,天籟鳴刁調。塔鈴語云何,如聽風過簫。比邱三五輩,宴坐圍松寮。一聞梵唄宣,余聲靜不囂。俄頃鏗華鐘,汩起滄江潮。馮夷跋浪舞,靈怪爭來朝。神魚似銜珠,鮫人或獻綃。所過皆殊境,頓覺心神超。始知青蓮宇,變幻非意料。棲棲塵土中,無乃同鷦鷯。
又題伍相廟。。周南。 廢堞披榛舊,羈臥畢命心。江湖吞故壑,貌相匪斯今。激烈功名在,低徊歲月深。胥門沙衍淺,碑首未應沉。
觀物、觀我八首 其六 老。。陳肇興。 不信人生果是浮,茫茫今古一川流。繁華過眼都春夢,兒女催人到白頭。藥鼎丹爐供事業,桐鞋竹杖傲王侯。香山圖畫洛中宴,一樣婆娑醉未休。
東蒙秋日。清代。程云。 九日易為風,凄其遠望同。碧山分雪白,黃葉變霜紅。客夢初聞雁,鄉心久憶菘。祇今將改歲,何以謝東蒙。
謝巖起惠支頤二首 其二。宋代。韋驤。 引髭聊試頗安然,正好憑依學坐禪。兒女環觀齊指笑,朱顏猶未怯雙蓮。